第十三節 “民間書跡”的學習問題(1 / 2)

第二,這種“民間書跡”中的那些可資學習、借鑒之處,也仍然是文字書寫性質的而絕非書法藝術性質的。在我們看來,這是在向“民間書跡”的學習過程中,永遠都必須始終保持清醒認識的一個重要問題。這是因為,在我們向“民間書跡”學習的時候將其作為自己的學習對象的那些可資學習、借鑒之處,所具有的“藝術水平”並不是真實的而是虛假的。這種所謂的“藝術水平”,實際上隻不過是人們在自己的觀念意識之中,將一定的文字書寫性質一廂情願地予以書法藝術化的結果。譬如,將點畫水平低劣的信筆塗鴉書法藝術化為自然真率,將結體水平低劣的傾側歪斜書法藝術化為變化無方之類。由此可見,“民間書跡”中的這種所謂“藝術水平”,與其書寫者的實際水平和初衷之間並不存在什麼一致性,甚至會截然相反。而書法藝術中情況,就完全不是這樣了。眾所周知,對於真正名副其實的書法藝術而言,其藝術水平與其創作者的實際水平和初衷,永遠都隻能是生命攸關、血肉一體的。

第三,對“民間書跡”中的這種可資學習、借鑒之處,也隻能意向性地學習其精神,而不能亦步亦趨地學習其形式特征。這是因為,由於這種“民間書跡”的總體書寫水平的低下,從而就使得這種可資學習、借鑒之處,也存在著正誤並存、優劣互現的問題。因而對於這樣的學習對象,就應該有所思考、有所分析、有所取舍,就隻能學習其“正”的方麵、“優”的方麵,而拋棄其“誤”的方麵、“劣”的方麵。若不分青紅皂白地仿效並照搬其形式特征,那就難免要“未受其益,反受其害”了。譬如,有些“民間書跡”因為在方法技巧上尚達不到出軌入矩的書寫水平,所以才能在人們的審美觀照中產生出一種真率、自由特征來。很顯然,在這裏,這“真率、自由特征”是值得肯定與學習的;而這“尚達不到出軌入矩的書寫水平”,則是不應該肯定與學習的。試想:如果為了學習這種“真率、自由特征”而同時在形式上也學習那種“尚達不到出軌入矩的書寫水平”的話,就肯定要誤入歧途、適得其反了。

第四,學習“民間書跡”,是為了將其中的那些可資學習、借鑒之處提高到書法藝術的水平上來,而絕不是要讓書法藝術降低到“民間書跡”的文字書寫水平上去。所以學習“民間書跡”,是為了豐富與發展書法藝術,為了提高我們的書法藝術水平,而絕不是相反。而要做到這一點,那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要在學習其長處的同時,也將其短處提高到書法藝術的水平上來。這所謂“提高”,就是要用書法藝術的形式把這種“長處”表現出來,而不是讓這種“長處”仍然停留在“民間書跡”的文字書寫水平之中。仍以上麵提到的“真率、自由特征”為例。在“民間書跡”中,這種“特征”是由那些尚不能出軌入矩的點畫形式表現出來的。因而我們在學習這種“特征”的時候,就要用那種符合書法藝術的美學性質的出軌入矩的點畫形式把它表現出來。隻有這樣,這“真率、自由特征”才能真正具有神采和形質完美統一的書法藝術水平。也隻有到了這時,我們的向“民間書跡”學習的目的與初衷,也才可以說是大功告成、如願以償了。

第五,學書伊始,是不應過早地接觸“民間書跡”的。眾所周知,對於書法藝術的任何一位初學者而言,最為基本而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入門一定要正,亦即這個門必須是通往書法藝術的。隻有這樣,他才能逐漸地了解並認識到書法藝術的本來麵目,也才能逐漸地學習並掌握到創造書法藝術的基本技能。否則的話,如果入了一個通往別的什麼地方的門,那就永遠都摸不到書法藝術的門牆了。而在我們看來,“民間書跡”基本上是文字書寫性質的,且相當一部分更是那種水平十分低劣的文字書寫性質的,若要以此為入門之徑而來學習與探索書法藝術的話,那難免要南轅北轍地誤入歧途。而且,如上所及,“民間書跡”正誤並存、優劣互現,對之是需要研究、分析、選擇、取舍的。顯而易見,這樣的認識與鑒別能力,任何學書伊始者都絕對不可能具備,而隻有通過相當漫長的書法學習和實踐活動才可能獲得。也就是說,學習“民間書跡”,隻是那些具有一定書法藝術水平的人才可以考慮的一個問題,而絕不是那些初學書法藝術的人就可以考慮的一個問題。

第二,這種“民間書跡”中的那些可資學習、借鑒之處,也仍然是文字書寫性質的而絕非書法藝術性質的。在我們看來,這是在向“民間書跡”的學習過程中,永遠都必須始終保持清醒認識的一個重要問題。這是因為,在我們向“民間書跡”學習的時候將其作為自己的學習對象的那些可資學習、借鑒之處,所具有的“藝術水平”並不是真實的而是虛假的。這種所謂的“藝術水平”,實際上隻不過是人們在自己的觀念意識之中,將一定的文字書寫性質一廂情願地予以書法藝術化的結果。譬如,將點畫水平低劣的信筆塗鴉書法藝術化為自然真率,將結體水平低劣的傾側歪斜書法藝術化為變化無方之類。由此可見,“民間書跡”中的這種所謂“藝術水平”,與其書寫者的實際水平和初衷之間並不存在什麼一致性,甚至會截然相反。而書法藝術中情況,就完全不是這樣了。眾所周知,對於真正名副其實的書法藝術而言,其藝術水平與其創作者的實際水平和初衷,永遠都隻能是生命攸關、血肉一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