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書無達詁(1 / 2)

第一,是其審美內容的縱向的豐富性。這是說,人們依照書法形象的某一具體審美屬性與特征,可以不斷向縱深發展地開掘出由這一審美屬性與特征所決定著的,極其豐富多彩的審美內容。這種開掘,可以說是無止境的。譬如,顏真卿之書有一種端莊、凝重、雄偉、渾厚的陽剛之氣。這使得欣賞它的人們,可以從中觀照出那些富有陽剛之氣的客觀事物來,諸如長河峻嶺、蒼鬆翠柏之類;也可以從中觀照出顏真卿本人那富有陽剛之氣的行為品格來,諸如其忠貞不阿、大義凜然之類;還可以從中觀照出一般的忠臣烈士那富有陽剛之氣的節義操守來,諸如其高風亮節、胸襟懷抱之類;甚至可以從中觀照出儒家學說的世界觀與人格理想之中那富有陽剛之氣的有關內容來,諸如兼及天下、先憂後樂之類。千百年來,人們正是這樣欣賞顏真卿之書的。實際上,對書法形象的任何一種具體審美屬性與特征,均須進行這種縱深開掘。

第二,是其審美內容的橫向的多義性。這是說,人們對於書法形象的某種具體審美屬性與特征,都可以作出各式各樣歧義叢出甚至大相徑庭的理解和闡釋來。這方麵的活動空間,也十分廣闊。譬如,同樣麵對趙孟頫那以溫潤、嫵媚為能事的書法特征,有人可能覺得這是趙氏那皇族貴胄氣象的一種表現;有人可能覺得這是趙氏那文人學士情懷的一種表現;有人可能覺得這是趙氏那軟弱隨順性格的一種表現;也有人可能覺得這是趙氏那道義氣節不足的人格的一種表現了,如此等等,也大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長期以來人們對趙孟頫之書所展開的審美批評的現實狀況,正是如此。實則在每一位書家的身上,都十分突出地存在著這種可以讓人見仁見智的情況。的確,麵對如此抽象概括的書法形象,人們依據自己的主觀理解所從中觀照出的審美內容,不可能不是言人人殊、如麵各異的。

這種豐富性與多義性,就是“書無達詁”的具體表現形式。也就是說,書法藝術作為一種審美欣賞對象,就是因為這種豐富性與多義性而“無達詁”的。當然,這是就書法藝術作為供人們進行審美欣賞的一個客觀對象而言的。而從審美主體的方麵來看,書法藝術的這種“無達詁”性質,也相當突出地表現在這樣兩個方麵。

第一,對於某一審美主體而言,書法藝術似乎永遠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審美源泉。譬如說,一個愛好某一件書法作品的人,總是可以不斷地從這件作品中發現一些新的東西,獲得一些新的感受。這一發現過程似乎是無止境的。這是一件優秀的書作可以讓一個人傾心十幾年、幾十年直至一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又譬如說,一個人對某一作品的某一具體特征的理解與闡釋,在不同的時期是不盡相同的,甚至可以是大相徑庭的。這大相徑庭的具體表現往往便是:原先的優點成了後來的缺點,原先的缺點成了後來的優點。當然,大多數情況還隻是不盡相同而已。這實際上正是人們的欣賞能力和水平的不斷發展、變化與提高的結果。這也是一件優秀的書作可以讓一個人傾心十幾年、幾十年直至一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一,是其審美內容的縱向的豐富性。這是說,人們依照書法形象的某一具體審美屬性與特征,可以不斷向縱深發展地開掘出由這一審美屬性與特征所決定著的,極其豐富多彩的審美內容。這種開掘,可以說是無止境的。譬如,顏真卿之書有一種端莊、凝重、雄偉、渾厚的陽剛之氣。這使得欣賞它的人們,可以從中觀照出那些富有陽剛之氣的客觀事物來,諸如長河峻嶺、蒼鬆翠柏之類;也可以從中觀照出顏真卿本人那富有陽剛之氣的行為品格來,諸如其忠貞不阿、大義凜然之類;還可以從中觀照出一般的忠臣烈士那富有陽剛之氣的節義操守來,諸如其高風亮節、胸襟懷抱之類;甚至可以從中觀照出儒家學說的世界觀與人格理想之中那富有陽剛之氣的有關內容來,諸如兼及天下、先憂後樂之類。千百年來,人們正是這樣欣賞顏真卿之書的。實際上,對書法形象的任何一種具體審美屬性與特征,均須進行這種縱深開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