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當代書法創作的“非書寫”傾向(1 / 3)

第二,是一種旗幟鮮明的自我表現意識。應該說,這種意識乃是傳統的“書為心畫”意識,在新的社會曆史條件下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因而,與“書為心畫”意識相比較,它已經帶有極為強烈的當代特征。如人們所熟知的,“書為心畫”意識在傳統書家的筆下,基本上表現為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是不帶有明顯的自覺追求意識的,所謂“心正則筆正”。而今天的“書為心畫”論者們,已經完全不是這樣了。在他們看來,書法藝術作為一種藝術類型之所以具有自身的存在價值,原因之一就是為表現人們的心靈世界的。因此,他們之所以要進行書法創作,就是因為他們的心靈世界之中產生了相應的表現內容,並需要通過一定的創作活動而將這一內容表現出來。這是一種相當強烈的創作欲望與衝動,也是一種表現性和目的性十分明確的自覺行為。在這裏,寫字因素已經退居到了次要的、附屬的地位。這與傳統書法創作以寫字為本體、以自我表現為附庸的狀況已經完全相反了。而且,從這一表現的心靈內容講,如果說傳統的“書為心畫”意識主要側重於人的胸襟懷抱的話,那麼當代書法的自我表現意識,則主要是側重於人的情感與情緒。這是當代書法在風格形態的變化方麵,可以大起大落、大開大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是一種強烈、迫切的風格建構意識。按照事物的內在邏輯,追求自我表現,就一定要追求風格建構。這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性的一種具體表現,既然自我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心靈內容,是不可能不對象化為同樣與眾不同的藝術形式的。所以當今的書家們對自我藝術風格的癡迷與鍾情,也是古人所無法望其項背的。他們十分清楚:我要當書法家,就隻能寫自己的風格,也必須寫出自己的風格來,除此之外別無他途。於是,他們便情不自禁、鍥而不舍地將這種意識與追求,貫穿到一次次的藝術創作活動之中了。誠然,古人也是相當重視自我風格的建構的。但是古人的風格建構意識,和當代書家仍完全不可相提並論。他們在這方麵的自覺性與目的性,絕不似當代書家的方向明確、態度堅定。而且,古人創建自己的藝術風格的基本思維模式是“以古為新”,即在往古的風格模式之中為自己的風格建構尋找合理性。當代書家與此幾乎針鋒相對:他們所要創建的自我風格,是要盡可能地異於古人、新於古人的。這是當代書法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就能極大地拉開與傳統書法的距離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四,是一種執著、強烈的創新意識。一般所說的創新意識,包括幾個不同的層麵。上麵所說的風格建構問題與下麵將要論及的新變意識問題,都是屬於這些層麵之中的。因而這裏將要論述的,就是創新意識的另外一個基本層麵,即人們著眼於書法藝術隻能和社會曆史同步發展這一基本原則來談論與界定的藝術創新問題。這一問題,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麵:其一,整個書法史的前進和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過去是這樣,將來也是這樣;其二,任何一個時代的具體社會曆史狀況,都必將產生出與之相應的一代之書,過去是這樣,將來也是這樣。顯而易見,在今天,人們也是基於這樣一種創新意識,而將當代書法的藝術創新問題,置於一個史無前例的重要位置的。因此,當代書法必須創造出隻屬於自己時代的當代形式,這種當代形式必將極大地不同於任何一個時代的傳統書法。盡管這種當代形式至今仍處在探索階段,但這種執著、強烈的創新意識,則在短短的十幾年之間就已經相當普及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今天書家們進行藝術創作倘若把創新意識置之度外,那簡直就是不可思議。這種情況,在整個中國書法史上也極其少見。在傳統書法中,對於一個時代均有其一代之書,相當部分人是明見於胸的。但當人們論及其所處時代的“當代之書”時,則就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今不如昔”論了。似乎從來也沒有誰著眼於藝術創新,來肯定過這“當代之書”的合理曆史價值,就更不用說著眼於這藝術創新,而理直氣壯、目標明確、身體力行地來創建自己的“當代之書”了。

第二,是一種旗幟鮮明的自我表現意識。應該說,這種意識乃是傳統的“書為心畫”意識,在新的社會曆史條件下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因而,與“書為心畫”意識相比較,它已經帶有極為強烈的當代特征。如人們所熟知的,“書為心畫”意識在傳統書家的筆下,基本上表現為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是不帶有明顯的自覺追求意識的,所謂“心正則筆正”。而今天的“書為心畫”論者們,已經完全不是這樣了。在他們看來,書法藝術作為一種藝術類型之所以具有自身的存在價值,原因之一就是為表現人們的心靈世界的。因此,他們之所以要進行書法創作,就是因為他們的心靈世界之中產生了相應的表現內容,並需要通過一定的創作活動而將這一內容表現出來。這是一種相當強烈的創作欲望與衝動,也是一種表現性和目的性十分明確的自覺行為。在這裏,寫字因素已經退居到了次要的、附屬的地位。這與傳統書法創作以寫字為本體、以自我表現為附庸的狀況已經完全相反了。而且,從這一表現的心靈內容講,如果說傳統的“書為心畫”意識主要側重於人的胸襟懷抱的話,那麼當代書法的自我表現意識,則主要是側重於人的情感與情緒。這是當代書法在風格形態的變化方麵,可以大起大落、大開大合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