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書法“審醜”現象的出現,原因深刻而複雜。概而言之,如果說這是當代中國社會、曆史、文化思潮的必然產物,應該說是絕無問題的。而從較為具體的層麵來說,則主要是如下三個方麵的原因。
首先,是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出現了頗為鮮明而強烈的美醜顛倒或曰以醜為美的現象。在當今人們的政治觀念、道德觀念、人格觀念,以及社會觀念、曆史觀念、生活觀念等方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種情況。如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我們的當代社會的所謂信仰危機、道德滑坡之類的問題,便都是這種現象的一些具體表現形式。另如人們的民主意識、自我意識、批判意識、開拓意識等等的不斷發展與增強,也都是這種現象的一些具體表現形式。毫無疑問,這是當代中國社會自改革開放以來所發生的深刻曆史變化,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所引發的一種必然反應。所以那書法藝術中的“審醜”,也隻不過是思想觀念中那美醜顛倒或以醜為美的,一種自我觀照形式罷了。當人自身發生了變化之後,他所要在藝術中進行自我觀照的那個自我的內容,也是不能不隨之而變的。
其次,是受西方“現代藝術”的某種影響。眾所周知,盡管西方“現代藝術”花樣翻新、層出不窮,但“審醜”傾向則是其最為引人注目的標誌性特征之一。這在新中國的文藝舞台上,本來是作為“腐朽沒落的資產階級文藝”的一種典型表現,而長期受到極為嚴厲的排斥與批判的。但改革開放以後,它也和其他一些現代藝術形式一樣,頗為理直氣壯也頗為光明正大地登上了當代中國的文藝舞台,並在不少藝術門類之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書法領域中的“審醜”現象,便是這個身影在當代書法藝術中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但因書法藝術隻是中國的國粹,所以這“審醜”的具體形式便無法從西方現代藝術中“直接引進”(此與其他一些藝術門類中的情況大不相同),而隻能是在相應的西方思潮的感召之下的一種產物了。
最後,是對傳統書法中的“審醜”現象的一種誤解,就是誤認為“審醜”也是中國書法的一種藝術傳統。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會!而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誤會,就是在我們那汗牛充棟的傳統書跡之中,的確存在著大量的相當“醜、怪”,甚至極其“醜、怪”的書跡。這就是大量的民間書跡中的一些東西(如那些石工匠人之跡)。這樣一類東西本來隻是地地道道的文字書寫,且很可能是水平極其低劣的文字書寫。但由於後來人尤其是現代人,總是將所有的古代書跡都一視同仁地當作書法藝術來頂禮膜拜,所以這些“醜、怪”之跡也便雞犬升天地都成了書法藝術了。既然它們也成了書法藝術,所以它們那個“醜、怪”的傳統,也就順理成章地被人們作為書法藝術的“審醜”傳統來對待了。正因為如此,所以而今那些以“審醜”自許甚至自吹自擂的人,便每每振振有辭地說他們那“審醜”也同樣是源於傳統的。殊不知,他們的這個所謂的傳統,並不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真正傳統(這個傳統隻存在於曆代著名書家的傳統之中),而僅僅是那些水平低劣的民間書跡的一種“傳統”罷了。
當代書法“審醜”現象的出現,原因深刻而複雜。概而言之,如果說這是當代中國社會、曆史、文化思潮的必然產物,應該說是絕無問題的。而從較為具體的層麵來說,則主要是如下三個方麵的原因。
首先,是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出現了頗為鮮明而強烈的美醜顛倒或曰以醜為美的現象。在當今人們的政治觀念、道德觀念、人格觀念,以及社會觀念、曆史觀念、生活觀念等方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種情況。如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我們的當代社會的所謂信仰危機、道德滑坡之類的問題,便都是這種現象的一些具體表現形式。另如人們的民主意識、自我意識、批判意識、開拓意識等等的不斷發展與增強,也都是這種現象的一些具體表現形式。毫無疑問,這是當代中國社會自改革開放以來所發生的深刻曆史變化,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所引發的一種必然反應。所以那書法藝術中的“審醜”,也隻不過是思想觀念中那美醜顛倒或以醜為美的,一種自我觀照形式罷了。當人自身發生了變化之後,他所要在藝術中進行自我觀照的那個自我的內容,也是不能不隨之而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