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是我家的“第二書房”(1 / 2)

女兒讀四年級時的一個周末,我跟一個朋友要去西單辦事,就帶著女兒和她的兒子,把兩個小家夥放到西單圖書大廈的少兒圖書區,告訴他們在那裏看會兒書,我們辦完事再回來找他們。當我們倆辦完事到圖書大廈找孩子們的時候,看到兩個孩子席地而坐,每個人手裏捧著一本書在津津有味地讀著。他們的身邊,還有其他的小朋友也像他們一樣,有的人麵前竟然堆了好幾本,看樣子是要大幹一場了。幾個工作人員穿梭在孩子們的中間,悉心地整理著這些小家夥弄亂的書架。

因為讀了不少書,女兒小小年紀就“滿腹經綸”,懂得的知識和道理似乎也比同齡人多一些。如今女兒長大了,我們一家對兒童讀物的情結卻依然非常強烈。

為了讓更多的小朋友能讀書,並且讀到好書,2013年先生開辦了一家環境舒適的社區圖書館,起名叫“第二書房”,精心挑選了幾萬冊孩子喜歡的經典和精品圖書,供小朋友閱讀。課後或者假期,有的家長沒有時間管孩子,便把孩子送到“第二書房”。每次去第二書房,看到孩子在書架旁隨意地翻書,或者專注地讀著他們喜歡的書籍,我都覺得非常欣慰。

“第二書房”每個月都會統計小會員的借閱量。2015年一月讀書最多的三個孩子的借閱量分別為178本、115本和108本。這樣的閱讀量一定可以為孩子的人生奠定基礎。如今,全國各地的少兒圖書館如雨後春筍般開辦起來,家長不妨帶孩子去那裏看書。

有的家長覺得電視節目和電腦遊戲中也有許多知識可供孩子學習,於是在孩子課餘時間,讓孩子長時間地看電視或者玩電腦。有一種說法,把電視或者電腦稱為“電子保姆”,我覺得非常貼切,在“電子保姆”的“照顧”下,孩子確實很“乖”,但卻會產生其他問題,比如有的孩子看電視多了就會目光呆滯、思維遲鈍,而不願意寫作業,也有的孩子網絡成癮,等等。鑒於電視節目和電腦遊戲的局限性,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要引導孩子學會適可而止,比如每天給孩子限定看電視和玩電腦的時間,時間到了就要及時製止。

相對來說,讀書就是非常好的一種課外活動方式。它不僅可以開闊視野、擴展知識麵,培養語感,陶冶情操,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孩子在讀文字的同時,會充分發揮想象力,把書上的內容轉換成圖畫和影像,這種轉化實際就是一種再創造。在這個轉化的過程中,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讀書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也能夠充分調動起來。孩子在專注於一本書的時候,是可以廢寢忘食的,而且會對書中情節不自覺地進行記憶。也就是說,整個讀書環節,孩子鍛煉了智力因素中非常重要的想象力、思維力、注意力和記憶力。

書海無涯,書的種類繁多,知識能量豐富,對於求知欲旺盛的孩子來說,能更好地滿足好奇心,書店則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讀書場所。

女兒讀四年級時的一個周末,我跟一個朋友要去西單辦事,就帶著女兒和她的兒子,把兩個小家夥放到西單圖書大廈的少兒圖書區,告訴他們在那裏看會兒書,我們辦完事再回來找他們。當我們倆辦完事到圖書大廈找孩子們的時候,看到兩個孩子席地而坐,每個人手裏捧著一本書在津津有味地讀著。他們的身邊,還有其他的小朋友也像他們一樣,有的人麵前竟然堆了好幾本,看樣子是要大幹一場了。幾個工作人員穿梭在孩子們的中間,悉心地整理著這些小家夥弄亂的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