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剛上小學的時候,我並不懂心理學,因此買書的時候,如果女兒不在身邊的話,我往往靠直覺。若是領著女兒去書店,選書就容易多了。我們經常帶女兒去書店看書,識字以後,女兒就自己在書店的架子上翻來翻去,最後拿一本書坐下來閱讀。我一般都會跟在女兒的身後,看她對什麼書更感興趣,然後再根據我的判斷選擇更加適合她的書。這是非常有效又簡單的招數——投其所好,這樣買回去的書女兒一般都很喜歡。
一年級的第二學期,有一次我和女兒逛書店,我發現她盯上了一本《小學生智慧快餐》。我翻了翻,這是一套書,書裏的文字是帶拚音的,內容都是些淺顯的小故事,每個故事裏也有一兩個簡筆畫的小插圖,而且故事講的是小學生各科的知識,連數學題都是用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的。我覺得趣味性和知識性都很強,女兒也喜歡,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買下了這套書。
回到家,我試著給女兒講了裏麵的幾個故事,女兒特別喜歡。第二天放學回到家,女兒就抱著書看起來了。一開始看得很慢,因為大多數字她都不認識,要先讀拚音,然後再連成完整的句子。沒過幾天,我發現她的速度就快了起來,並不是認的字多了,而是讀拚音的速度加快了。而且,這之後女兒讀書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隨後我們又給她買了幾套漫畫,如《父與子》《加菲貓》《史努比》等,也買了不少帶拚音的故事書。僅僅一個學期下來,女兒的閱讀量和知識麵就有了突飛猛進地提高。
現在書店裏的少兒圖書林林總總,家長有時候無法甄別什麼樣的書適合孩子。而且就算擺放在“少兒圖書”架子上的書,也不見得就適合孩子閱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觀察一下孩子,看看吸引孩子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書籍。追隨孩子的目光給孩子買書,也可以說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孩子的選擇。隻有滿足了孩子的需求,效果才會好。
給孩子選擇好的課外讀物,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留心孩子的同學都在讀什麼書。
女兒上四年級的時候,她的同桌是個非常喜歡讀書的男孩,女兒常從他那裏借書回來讀,比如《可怕的科學》《醜陋的蟲子》《植物的咒語》,女兒看得非常帶勁。有一天女兒睡覺後,我翻了翻她讀了半截的《殺人疾病全記錄》,覺得非常不錯,第二天就在網上購買了一整套。當女兒看到我給她買了全套的《可怕的科學》後非常高興,並在很短的時間內閱讀了絕大部分。
《可怕的科學》係列叢書,內容豐富、語言風趣幽默、插圖誇張形象,讀這套書,孩子們不需要枯燥地記憶,在輕鬆愉悅的狀態下就可以學習各種知識。那一陣子我總能看到女兒一邊讀書,一邊咯咯地笑。我後來推薦給不少朋友的孩子閱讀,反映都非常好。
女兒剛上小學的時候,我並不懂心理學,因此買書的時候,如果女兒不在身邊的話,我往往靠直覺。若是領著女兒去書店,選書就容易多了。我們經常帶女兒去書店看書,識字以後,女兒就自己在書店的架子上翻來翻去,最後拿一本書坐下來閱讀。我一般都會跟在女兒的身後,看她對什麼書更感興趣,然後再根據我的判斷選擇更加適合她的書。這是非常有效又簡單的招數——投其所好,這樣買回去的書女兒一般都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