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的洋梧桐,淡褐色疤斑的筆直的白圓筒樹身映在人行道的細麻點水泥大方磚上,在耀眼的烈日下完全消失了。《草爐餅》

天氣驟冷,灰色的天,街道兩旁,陰翠的樹,靜靜的一棵一棵,電線杆一樣,沒有一點胡思亂想。每一株樹下團團圍著一小攤綠色的落葉,乍一看如同倒影。

《桂花蒸·阿小悲秋》

馬路上兩行洋梧桐剛抽出葉子來,每一棵高擎著一隻嫩綠葉子的碗。 《小團圓》

紅棕色的洋梧桐,有兩棵還有葉子,清晰異常的焦紅小點,一點一點,整個的樹顯得玲瓏輕巧起來。 《創世紀》

一次是看見路上洋梧桐的落葉,極慢極慢地掉下一片來,那姿勢從容得奇怪。我立定了看它,然而等不及它到地我就又往前走了,免得老站在那裏像是發呆。走走又回過頭去看了個究竟。以後就寫了這個——

落葉的愛 大的黃葉子朝下掉;慢慢的,它經過風,經過淡青的天, 經過天的刀光, 黃灰樓房的塵夢。 下來到半路上,看得出它是要,去吻它的影子。地上它的影子,迎上來迎上來,又像是往斜裏飄。 葉子盡著慢著, 裝出中年的漠然,但是,一到地,金焦的手掌 小心覆著個小黑影 如同捉蟋蟀—— “唔,在這兒了!” 秋陽裏的水門汀地上, 靜靜睡在一起,它和它的愛。《中國的日夜》

詩歌在張愛玲的作品中極少看到,《中國的日夜》開頭與結尾分別有一首詩,開端因為洋梧桐的感悟而寫詩,名曰《落葉的愛》,落葉尋找它的愛,曆經刀光和塵夢,有渴望有向往,有掙紮有殘酷。塵埃落定,生命終止,愛也永生。

也許深愛洋梧桐以及洋梧桐構成的城市氛圍,即使在國外,無意還是有心她也是與其為鄰。在《尋張愛玲不遇》中,水晶先生描寫了位於加州柏克萊城張愛玲的公寓:“那是鬧中取靜——或者說,靜中取鬧——的一條支路,沿街種有洋梧桐,張女士的那大型公寓門前,台階上便黏有幾片落葉,金焦掌似的,‘在秋陽裏靜靜睡著,它和它的愛’。”《在蟬——夜訪張愛玲》中,水晶先生描寫了張愛玲住過的房子:“她的起居室有如雪洞一般,牆上沒有一絲裝飾和照片,迎麵一排落地玻璃長窗。她起身拉開白紗幔,參天的法國梧桐,在路燈下,便隨著扶搖的新綠,耀眼而來。”

街邊的洋梧桐,淡褐色疤斑的筆直的白圓筒樹身映在人行道的細麻點水泥大方磚上,在耀眼的烈日下完全消失了。《草爐餅》

天氣驟冷,灰色的天,街道兩旁,陰翠的樹,靜靜的一棵一棵,電線杆一樣,沒有一點胡思亂想。每一株樹下團團圍著一小攤綠色的落葉,乍一看如同倒影。

《桂花蒸·阿小悲秋》

馬路上兩行洋梧桐剛抽出葉子來,每一棵高擎著一隻嫩綠葉子的碗。 《小團圓》

紅棕色的洋梧桐,有兩棵還有葉子,清晰異常的焦紅小點,一點一點,整個的樹顯得玲瓏輕巧起來。 《創世紀》

一次是看見路上洋梧桐的落葉,極慢極慢地掉下一片來,那姿勢從容得奇怪。我立定了看它,然而等不及它到地我就又往前走了,免得老站在那裏像是發呆。走走又回過頭去看了個究竟。以後就寫了這個——

落葉的愛 大的黃葉子朝下掉;慢慢的,它經過風,經過淡青的天, 經過天的刀光, 黃灰樓房的塵夢。 下來到半路上,看得出它是要,去吻它的影子。地上它的影子,迎上來迎上來,又像是往斜裏飄。 葉子盡著慢著, 裝出中年的漠然,但是,一到地,金焦的手掌 小心覆著個小黑影 如同捉蟋蟀—— “唔,在這兒了!” 秋陽裏的水門汀地上, 靜靜睡在一起,它和它的愛。《中國的日夜》

詩歌在張愛玲的作品中極少看到,《中國的日夜》開頭與結尾分別有一首詩,開端因為洋梧桐的感悟而寫詩,名曰《落葉的愛》,落葉尋找它的愛,曆經刀光和塵夢,有渴望有向往,有掙紮有殘酷。塵埃落定,生命終止,愛也永生。

也許深愛洋梧桐以及洋梧桐構成的城市氛圍,即使在國外,無意還是有心她也是與其為鄰。在《尋張愛玲不遇》中,水晶先生描寫了位於加州柏克萊城張愛玲的公寓:“那是鬧中取靜——或者說,靜中取鬧——的一條支路,沿街種有洋梧桐,張女士的那大型公寓門前,台階上便黏有幾片落葉,金焦掌似的,‘在秋陽裏靜靜睡著,它和它的愛’。”《在蟬——夜訪張愛玲》中,水晶先生描寫了張愛玲住過的房子:“她的起居室有如雪洞一般,牆上沒有一絲裝飾和照片,迎麵一排落地玻璃長窗。她起身拉開白紗幔,參天的法國梧桐,在路燈下,便隨著扶搖的新綠,耀眼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