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草

雨才停,屋頂上的濕茅草亮晶晶地在滴水。地下高高低低的黃泥潭子,汪著綠水。水心疏疏幾根狗尾草,隨著水渦,輕輕搖著淺栗色的穗子。

瘦怯怯的小雞在狗尾草窩裏簌簌踏過,四下裏靜得很。

牽牛花在亂墳堆裏張開粉紫的小喇叭,狗尾草簌簌地搖著栗色的穗子。 《牛》

《牛》是張愛玲於1936年10月發表在聖瑪利亞女校《國光》創刊號上的文章,彼時汪宏聲出任該校中文部教務主任兼高中國文老師,做了一係列措施推進學生的國文學習興趣,發動出版了32開的小型刊物《國文》,發表學生習作。創刊號上就有張愛玲的這篇《牛》,另外還有三篇讀書劄記。《牛》是個悲劇,寫的是農夫祿興生活每況愈下,祿興的牛活活給人牽去了,春耕時節家家牽了牛上田,祿興急需牛耕田,於是賣了娘子的陪嫁銀簪子,賣了娘子養的雞,最終借了一頭黑水牛耕地,卻是一隻蠻牛,祿興被牛撞死。狗尾草在文章中多次出現,非常醒目地點綴了破敗貧窮的農村環境。作為高中生的張愛玲已經展現了文學上的天分。

狗尾草,禾本科狗尾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圓錐花序圓柱狀,直立或稍彎垂,有剛毛,綠色或黃褐色,毛茸茸,形似狗尾,廣布世界各地,英文名Green bristlegrass herb,亦稱莠、穀莠子,成語“良莠不齊”中的莠即是狗尾草,因為狗尾草很像穀子,常混在禾苗中,秀而不實,故字從秀。此成語形容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詩經》有:“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田甫田,維莠桀桀”。狗尾草是非常常見的野草,用以形容人則為貶義詞,比喻品質壞的或者無足輕重的人。歌曲《狗尾草》:“怎麼突然之間什麼都變了,我成了你眼中一棵狗尾草。”情人眼中出西施,一旦不愛,再美的舊歡也就是狗尾草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