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咎罪,責備。

重傷:重(zhònɡ),再也,副詞;重傷即再傷。粵語口語“重講”、“重食”、“重去”、“重嬲”等,“重”還保留著傳統的副詞用法。下文“如何勿重”、“若愛重傷”二句音同。

二毛:頭發有黑白二色者,一般指年紀較大的人。

阻隘:隘,扼也。阻隘即扼敵於險隘之地。

寡人:寡,罕見;謙稱或指寡德。寡人乃國君自稱。亡國:指殷商故國。

鼓:擊鼓進攻,動詞。

勍(qínɡ):強勁。

胡耇:耇(ɡǒu),長壽。胡耇乃元老、長者。

取之:殺人。

三軍:軍隊的通稱。古時萬二千五百人為軍,周製天子六軍,諸侯三軍。

金鼓:金,鐃也,是一種銅質圓形的樂器。古時以金鼓號令軍隊進退,有鳴金收兵之說。

利而用之:利指時機。利而用之指伺機而動。

致誌:達成心願,意即向著目標前進。

儳():參錯不齊之貌,指陣勢未定。

譯文

楚人攻打宋國,以便解救鄭國。宋襄公準備迎戰。大司馬堅決地勸諫說:“上天沒有眷顧商代的人民很長時間了,如果國君隨意發兵,可能就無法脫身免禍了。”宋襄公就是不聽他的忠告。

宋襄公與楚人在泓水作戰。宋人布好陣勢,而楚人還沒有完全渡河。司馬說:“對方人多勢眾,我軍人少,最好在他們還沒有完成渡河的時候,立刻發兵出擊。”宋襄公說:“不行。”楚人都渡了河,還沒有擺好陣勢,司馬再次促戰。宋襄公說:“還是不行。”待楚兵陣勢整固之後宋襄公才發兵進攻,宋軍大敗。宋襄公還傷了大腿,他的近身侍衛也全都被殲滅了。

宋國國民全都責怪宋襄公。宋襄公說:“有仁德的人不會再次傷害受了傷的人,不會擒拿兼有黑白頭發的長者。古人帶領軍隊,不會利用對方處於危難之地而求勝。寡人雖是殷商亡國的後人,對方陣勢未穩時不會擊鼓發動攻擊。”子魚說:“國君完全不懂得作戰。碰上了強勁的對手,處於險地陣勢未整,其實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機會,敵方遇到障礙,而我們立即擊鼓進兵,這不就解決了嗎?而且我們還擔心不一定能勝。何況現在麵對的強敵,都是我們的死對頭。雖然對手中有長者,能捕獲就俘虜了,為什麼又特別優待頭發有黑白二色的人呢?我們訓練軍隊,要令他們有責任感,並教他們戰術,就是希望能殺敵。敵人受傷還未死,為什麼不可以再殺他呢?如果你真心憐惜受傷的戰士,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傷害他們;又憐惜有白頭發的長者,那麼最好服從他們好了。三軍就是要把握時機發動攻勢,鳴金擊鼓就是要提振軍心士氣。如果能把握時機,就該在敵人困於險隘時出擊;鼓聲大作振起士氣,攻擊未成列的敵人當然是可以的。”

賞析與點評

本文跟《曹劌論戰》比較,可見戰術運用得當與否是勝負的關鍵,魯莊公知人善任,信用曹劌;而宋襄公有子魚在側而不能用。若跟《宮之奇諫假道》對讀,則宋襄公跟虞公一般,愚不可及,自以為是,不肯聽別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