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的母親說:“你何不也去求官呢?將來死了又可以怨誰呢?”介之推回答說:“明知道這是錯誤的事卻還要仿效他們做下去,這樣我的罪孽更為深重了。何況現在已經口出怨言了,那就不該再吃這樣的俸祿了。”介母說:“你也嚐試讓他們知道你的狀況,如何?”他回答說:“說話,就是我們身軀上的文采。我本身已經打算歸隱山林,又何必再用說話來文飾自己呢?如果要跑去對他們說清楚,這樣明顯就是要宣揚自己了。”介母又說:“你真的要做這樣的決定嗎?我跟你一起歸隱好了。”於是他們隱居至死。
晉文公尋訪他們,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就以綿上的田地作為介之推的祭邑。他說:“這用來記下我的錯誤,而且更要用來表揚好人。”
賞析與點評
《介之推不言祿》是一篇短文,行文簡潔,尤見洗練功夫。本文基本上隻是一段文字,但其中語意的層次、轉折特多。不過,《左傳》的作者究竟是怎樣知悉介之推母子的對話呢?可能是介之推臨走前對別人說了,表明心跡。但結果還是“求顯”了,是耶?非耶?還是留下了很多懸念和想象空間,有待讀者思考。
介之推的母親說:“你何不也去求官呢?將來死了又可以怨誰呢?”介之推回答說:“明知道這是錯誤的事卻還要仿效他們做下去,這樣我的罪孽更為深重了。何況現在已經口出怨言了,那就不該再吃這樣的俸祿了。”介母說:“你也嚐試讓他們知道你的狀況,如何?”他回答說:“說話,就是我們身軀上的文采。我本身已經打算歸隱山林,又何必再用說話來文飾自己呢?如果要跑去對他們說清楚,這樣明顯就是要宣揚自己了。”介母又說:“你真的要做這樣的決定嗎?我跟你一起歸隱好了。”於是他們隱居至死。
晉文公尋訪他們,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就以綿上的田地作為介之推的祭邑。他說:“這用來記下我的錯誤,而且更要用來表揚好人。”
賞析與點評
《介之推不言祿》是一篇短文,行文簡潔,尤見洗練功夫。本文基本上隻是一段文字,但其中語意的層次、轉折特多。不過,《左傳》的作者究竟是怎樣知悉介之推母子的對話呢?可能是介之推臨走前對別人說了,表明心跡。但結果還是“求顯”了,是耶?非耶?還是留下了很多懸念和想象空間,有待讀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