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對教育改革截然不同觀點引發了激烈的爭論,我在開車竟然不知道到底誰會爭贏。對於這次改革,我跟俊峰一樣,是不報多大希望的,但我心裏還是期望這次改革能給我們帶來些什麼。可一想到學校馬上就要解散了,何去何從還是個未知數,心裏自然不像趙思琴一般火熱。
幾年後的今天事實證實了俊峰的話,當初各種轟轟烈烈的培訓會、學習會、買相關理論書籍、寫相關心得和論文,鎮、縣、市的優質課,觀摩課,聽了不少,也努力嚐試采用讓學生做課堂的主題,注重探究合作學習,可結果,我們都發現,改革,基本上就是一紙空談,雖然大家也做了工作,可實際效果是事倍功半。但經驗論文還是要發表的,改革成果還是要展示的。終究,課程改革,至少在我們農村小學,就成了一副隻有華麗外表的空殼子外強中幹。
俊峰和趙思琴還在爭論,車已然開到了校門口。我大聲喊道:“下車啦。”他們才意猶未盡的停止了。
我說道:“學校都要解散了,還爭個什麼呢?”
或許是我的話觸及了大家的傷感,他們一下子就像打蔫了的公雞,不再言語,各自走了。朝著他們的背影,我深吸了一口氣,俊峰是個有魄力,思想敏銳的熱血青年,曾代表我鎮到縣裏參加優質課競賽獲一等獎的,而今在這個地方被打磨成一塊圓圓的鵝卵石,鋒芒不再。趙思琴一直對工作一絲不苟的實幹家,對生活對學生的熱情可謂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她始終抱著希望,始終在努力,但這種努力帶給她一生會是什麼。
我停車回了宿舍,趙思琴給我的自考書還在那裏擺著,我無心去看,倒是俊峰仿佛什麼事情沒有發生一樣,跑到微機室玩遊戲去了。
一夜無眠。
本書首發 www.17k.com
五、再見幽蘭 [本章字數:3385 最新更新時間:2012-07-16 17:59:40.0]
----------------------------------------------------
課程改革的浪潮剛剛起步,學校解散的呼聲已經此起彼伏。
周圍的群眾紛紛到學校來問學校撤辦的事情,我們都不好回答。張頭決定開個家長會,他說,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也是事實,我們就沒有必要再隱瞞什麼,免得大家猜忌。
家長會在周五下午召開,按照慣例,是先要在操場集合,學校領導講了話,然後再在各個班上召開的。我們學校的領導也就是張頭,家長來的不少,比任何一次都多,大概有百來人吧,很明顯大家都很關心學校解散的事。再加上全體學生也都到操場了,這個四合院做的操場也就有些顯得人滿為患,一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但大家都沒有向以往的家長會哄哄鬧鬧,孩子們也出奇的安靜,大家都望著主席台。□思□兔□網□
張頭就坐在主席台上,他和這些家長都很熟,他本來就是本地人,在這裏工作幾十年了,不少都是親戚朋友,就算不是,大家都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鄰裏鄉親,基本上每個人都認識的。所以張頭並不端架子,雖然他高高坐在主席台上,但他的神情並不高調,他說:
“各位家長們,各位父老鄉親們,今天,我們學校舉辦一次家長會,我知道現在都在插秧,都很忙,但大家都來了,我代表學校謝謝大家了。”張頭的聲音很洪亮,但明顯有一種說不出的悲涼感,他說完最後一句後,從座位上占了起來,向大家鞠了一躬,以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