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多方打聽,得到了消息,四川布政使劉蓉,乃是哄騙石達開過江投降的主謀,後來石達開在巴蜀受盡淩辱,最終被淩遲剮死。玄武便把劉蓉設為害死哥哥的第一大仇人,無奈等他感到巴蜀,劉蓉此人卻已經向朝廷請辭,舉家搬遷離開。
玄武又去找劉蓉的下落,在尋找劉蓉的過程中,他發現了馮書橋的存在,也得知了哥哥一家,早在天京金陵,就被天王授意韋昌輝全部屠殺,隻剩下一個叫做馮書橋的義子,而這個馮書橋,竟是馮雲山之孫,在哥哥翼王的部下中,享有很高的評價,甚至有小翼王的稱號。
玄武很想與馮書橋接上頭,如此,借助哥哥生前死忠義士的幫助,報仇也會更快。可是玄武是少小離家,並且改過姓名的,沒有人知道他和石達開的關係,也沒有人知道他要為石達開報仇。
倒是馮書橋,因為一直受到石達開的提拔和撫育,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存在,清兵和洪秀全,都害怕馮書橋會集結人馬報複,所以幹脆先下手為強,全部對馮書橋下了追殺令,提回馮書橋人頭的人,賞,重重的賞!
玄武考慮再三,覺得自己的身份,還是不暴露最好,害死哥哥的人,全都有權有勢,報仇之路還要經曆許多艱辛。自己的身份隱藏著,一來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報仇,二來還可以暗中保護馮書橋。
與此同時,玄武也打聽到了劉蓉的下落,但是在打聽的過程中,他發現所有人對劉蓉的評價都非常高,眾人口中的劉蓉,竟是一個忠義兩全、學富五車的聖人,更有知情人士透露,劉蓉依靠著曾國藩這棵大樹,原本仕途順暢,大可平步青雲,成為朝中扛鼎大臣,可是他卻在石達開慘死之後,黯然辭職。原因是他本是真心實意對石達開勸降,無奈其他官員力主將石達開當做賊寇淩遲處死。
劉蓉勢單力薄,最後隻能眼睜睜看著石達開這個錚錚鐵骨的好漢被一刀一刀剮死,劉蓉見經曆如此痛苦,石達開也未言半句,是為勇;為了手下三軍能夠脫身,隻身過江投降,是為仁;受清兵酷刑逼迫,毫無易主招安之心,是為忠。他對石達開的敬重,讓他內疚無比,最後良心不安,幹脆請辭離開朝野,不願再踏足政壇紛爭。
玄武心裏非常糾結,因為他沒有想到查到這個地步,得到的是這樣的結果,他恨不得劉蓉是個十惡不赦的奸人惡人,這樣就可以闖入劉府,一刀將其砍死,與其同歸於盡,為哥哥報仇。
就在這猶豫之間,玄武幹脆在劉蓉隱身之地,也住了下來,一來還是想伺機活捉劉蓉,探聽虛實,二來也想再多做了解,以免找錯了仇人。
在此期間,他發現了劉蓉隻有一個獨女,取名明慧,年方十六,美貌無方,有很多當地的貴富人家求娶。劉蓉卻一一回絕,之言小女尚幼,自己剛剛下野,還想帶著女兒,多享幾日承歡膝下之福。
如此,玄武斷定,劉蓉對這個獨女,是疼愛至極的。
潛伏數月有餘,劉蓉一家,除了仆婦下人出門采購必要的生活用品之外,竟一直關門閉戶,很少外出,連下手的機會都沒有。直到八月中秋,玄武才打聽到原來的布政使大人,要帶著一家老幼進寺祈福。
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玄武很快便在寺廟四周,做好了周密的埋伏,等到劉蓉一家的時候,玄武發現劉蓉身邊帶的人雖然少,但是有很多高手,心裏暗想,這老狐狸,不知害死了多少忠臣義士,要不怎麼會如此心虛,出門還要帶著打手保鏢?如此,更加堅定了要殺之而後快,為哥哥報仇的決心。
可是等他混到寺廟之內的時候,卻發現劉蓉並不是單純的出來上香祈福,而是請了僧人在做水陸法會,那些僧人們念的都是地藏經和往生咒,一看便知是在超度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