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憐憫——隻有對命運的責罵,

在這目光中流露……任何人

都不承認這山民是他的友伴,

他能傷害人,如同瘟疫的長鞭……

無論他遇見誰,無論是黃昏,

無論是白晝,無論什麼時辰,

人們都逃開他,遠遠地躲避,

如同躲避詛咒和悲傷的日期,

他一路上都默不出聲,

卻並非為了激起人們

注意到他,因而議論紛紛。

隻有他知道,為什麼原因,

所有這兒山上的居民

給他一個可怕的卡累的名聲。

關於《卡累》的寫作時間毫無資料可查。一般認為寫於1831年。其根據是:這篇長詩無疑屬早期作品,寫於《伊斯梅爾貝》之前,而《伊斯梅爾-貝》是1832年開始寫的,我們暫時把它定為寫於1830—1831年間。

這篇作品大約是根據切爾克斯人的傳說故事寫出的:一個年輕的山民知道,許多年以前,當他還是嬰兒時,他的父親遭人殺害,而仇家一直沒有找到。然而後來他受人欺騙,殺掉一個並非凶手的無辜的人,他便把唆使他去殺人的人也殺掉了。這一傳說中的主人公之一(相當於萊蒙托夫長詩中的毛拉)有一個稱號叫做“坎累”(意為“有血仇的人”)。此“坎累”俄羅斯人訛傳為“卡累”。

〔阿茲拉伊爾〕萊蒙托夫的朋友A·查克列耶夫斯基於1831年8月15日把詩人的長詩《阿茲拉伊爾》的片斷和一首題為《一八三一年一月》的短詩抄在自己一位熟人的筆記本上。這可以證明《阿茲拉伊爾》寫於1831年8月之前。這個抄本中沒有長詩的題目。

這篇作品的構思和《惡魔》及《死亡的天使》的構思有關。

死亡的天使

本書所用的原本是根據A·M·魏列夏金娜保存的手稿排印的,1962年以來,這一稿本保存在德國慕尼黑,成為馬丁·溫克列爾教授的私人收藏品。過去所有的版本均根據1857年德國出版的一個俄語本排印,該版本所根據的也是魏藏本。萊蒙托夫親筆在稿本封麵上寫著“1831年9月4日”的寫作日期和長詩題目“死亡的天使”,以及副題“東方的故事”,還簽了名。這篇作品原本是寫來獻給A·M·魏列夏金娜的,她是萊蒙托夫的表弟媳。但是作者在手稿中把“獻給A·M·B。”這行字中的“A·M·B。”這個魏列夏金娜名字的縮寫抹去了。聖彼得堡的普希金之家還藏有一部初稿手跡。其中除這部長詩的初稿外,還有一段有關《死亡的天使》的寫作劄記。內容如下:

寫長詩——死亡的天使。死亡的天使出於對一位女郎的情人的同情,在她臨死之際進入她的軀體。後來天使後悔了,因為這人陰鬱而殘忍,他是希臘人的一個頭目——他作戰受傷,應該死去;天使此時已非天使,隻是一個女郎,她的吻已不像原先是天使時那樣能起死回生,天使拋掉女郎的軀體,但從此她的吻隻能使臨死的人痛苦。天使說:“大海激蕩,小花朵兒呼應著它的波浪,也應該搖晃;告訴我,為什麼你如此不平靜。”小說這樣結束:“從這時候……/他的擁抱比寒冰還冷/而詛咒——便是他的親吻!”

海上人

1832年寫成。抄清的稿子上有標題,題詞,第二十五行中的修改筆跡,結尾的拉丁語,“完”字和日期。這些字都是詩人的手跡,但稿子是別人抄的。

手稿在萊蒙托夫的朋友Н·Ф·巴甫洛夫手中。他也是作家,住在莫斯科。因為手稿留在莫斯科,不妨推論這篇作品是1832年上半年萊蒙托夫去彼得堡之前寫下的。

伊斯梅爾貝這篇作品的原稿已失傳,流傳至今的是一部作家本人審閱過的抄清稿,1843年初次在《祖國紀事》上刊印時,即根據這個抄本。1870年,為萊蒙托夫寫傳的作家B·X·霍赫布裏亞科夫曾經見到過原稿。在他遺留的筆記本中保存有字跡工整的幾條英語題詞抄件,這是流傳至今的抄寫稿中所沒有的,因為最初的抄寫者不識英語,隻在抄本上空出了題詞的位置。霍赫布裏亞科夫還從原稿中抄錄了獻詩和一些1843年發表時被檢查官刪去的以及萊蒙托夫本人劃掉的詩行,並從原稿本的封麵上抄下了這一行字:“伊斯梅爾-貝。東方的故事。1832年5月10日。”這一創作日期是可靠的,可作旁證的是:在萊蒙托夫遺稿中,1832年春天還寫了一些與《伊斯梅爾-貝》有聯係的短詩,如《我喜愛連綿不斷的青山》、《別離》、《情歌》(“現在你就要走上戰場……”),還有《高加索藍色的群山,我向你們致敬》這首詩的片斷。這個片斷實際上是《伊斯梅爾-貝》中前幾個詩節的構思稿,就像《死亡的天使》的那個散文體大綱一樣。

獻詩部分還有一份比現存抄清稿內容更多的原稿,在第十二行(“她歌唱南方的太陽……”)之下,這份原稿中還有以下八行:

而你啊,我的愛情的星光,

我嚴峻的風暴中的夥伴,

請聽我把舊日的歌兒來唱:

新歌兒我心中早已不能找見。

陰暗的思索,神聖的思索,

都無法被離別的權力改變;

幸福的聲音充滿你的心田,

你將在別人的身上認出我!……

從最後一行(“你將在別人的身上認出我……”)來看,這份原稿確與《伊斯梅爾-貝》有關,而它又曾以單篇短詩形式出現,題名為《靈感》(“靈感如今又重新來尋訪……”)。抄清本中上麵八行之所以刪去,顯然是感情太露,知情者一見,便會知道這是寫給B·A·洛普辛娜小姐看的。由於同一原因,在第一部第二十五節之後,作者還刪去了整整一個詩節共二十一行,而由霍赫裏亞科夫的抄本保存了下來:

從前,我曾親自認識過

一位非常相似的巫婆。

後來命運讓我和她分離,

我為她讚誦過造物之主:

在那浸滿著罪惡的懷抱裏,

我,很可能,曾把天使褻瀆!

然而,夜半時分,當回憶

把往昔的幽靈在我麵前顯出,

並把過去的種種痛苦重新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