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海南(1 / 1)

即便如此,能夠共享天倫之樂,他已感覺到十分幸福了。

蘇邁之長子蘇簞,已經年滿二十歲,是個大小夥子了,如今,蘇軾已是兒孫滿堂的祖父。

章惇等人對蘇軾的迫害,依然沒有到盡頭,他們把持著年輕的皇帝,勾結深受皇帝喜歡的後宮劉妃,已經可以為所欲為。這群小人再次向元祐大臣舉起屠刀,甚至連死去的司馬光以及老邁的呂大防都未能幸免。

章惇所以如此憎恨元祐大臣,複仇心理作怪隻是其一,曆史的經驗告訴他們,如果不能斬草除根,元祐黨人有可能重新得勢,從而威脅到自己的政治前途。趁現在手握大權,極力除之,可以免去這一層擔憂。

不久之後,蘇軾便得到消息,蘇轍亦被貶至嶺南,這消息不免令蘇軾擔憂,他覺得自己怕是連這惠州也待不久了。

當下的元祐舊臣當中,章惇最為忌恨三人:一是蘇軾,他有巨大的聲望以及曾與皇帝親近的關係;二是範祖禹,此人學問氣節俱佳;三是劉世安,此人剛強敢言。此三人是章惇的心病,如果不趁此機會置之於死地,他就免不了擔驚受怕,倘若有一天這批人再度得勢,又怎麼能放過他與他的同黨?

因此,他再度積極地向朝廷提議,加重對元祐大臣的處罰。

四月中,朝廷誥命到達惠州,責授蘇軾瓊州(今海南海口)別駕,昌化軍安置,不得簽署公事。他已料到被再度貶官的結果,所以特別坦然地接受了現實。

隻是,因建白鶴峰新居,耗盡了家財,路上無有盤纏之用,他隻好寫信給好友廣州太守王古,請他資助。這一次,他仍要帶著小兒子蘇過同行。

蘇軾知道,以自己的高齡,這一次去海南,怕是有去無回,因此便做好就死的準備。

行前,將後事仔細交代長子蘇邁,並打算到海南後,先買一口棺材。他心下已十分坦然,能接受任何後果了。

就此別過兒輩及孫輩,全家人送走六十二歲的老翁,心內是何滋味,眼淚早已打濕了衣衫。

即便如此,能夠共享天倫之樂,他已感覺到十分幸福了。

蘇邁之長子蘇簞,已經年滿二十歲,是個大小夥子了,如今,蘇軾已是兒孫滿堂的祖父。

章惇等人對蘇軾的迫害,依然沒有到盡頭,他們把持著年輕的皇帝,勾結深受皇帝喜歡的後宮劉妃,已經可以為所欲為。這群小人再次向元祐大臣舉起屠刀,甚至連死去的司馬光以及老邁的呂大防都未能幸免。

章惇所以如此憎恨元祐大臣,複仇心理作怪隻是其一,曆史的經驗告訴他們,如果不能斬草除根,元祐黨人有可能重新得勢,從而威脅到自己的政治前途。趁現在手握大權,極力除之,可以免去這一層擔憂。

不久之後,蘇軾便得到消息,蘇轍亦被貶至嶺南,這消息不免令蘇軾擔憂,他覺得自己怕是連這惠州也待不久了。

當下的元祐舊臣當中,章惇最為忌恨三人:一是蘇軾,他有巨大的聲望以及曾與皇帝親近的關係;二是範祖禹,此人學問氣節俱佳;三是劉世安,此人剛強敢言。此三人是章惇的心病,如果不趁此機會置之於死地,他就免不了擔驚受怕,倘若有一天這批人再度得勢,又怎麼能放過他與他的同黨?

因此,他再度積極地向朝廷提議,加重對元祐大臣的處罰。

四月中,朝廷誥命到達惠州,責授蘇軾瓊州(今海南海口)別駕,昌化軍安置,不得簽署公事。他已料到被再度貶官的結果,所以特別坦然地接受了現實。

隻是,因建白鶴峰新居,耗盡了家財,路上無有盤纏之用,他隻好寫信給好友廣州太守王古,請他資助。這一次,他仍要帶著小兒子蘇過同行。

蘇軾知道,以自己的高齡,這一次去海南,怕是有去無回,因此便做好就死的準備。

行前,將後事仔細交代長子蘇邁,並打算到海南後,先買一口棺材。他心下已十分坦然,能接受任何後果了。

就此別過兒輩及孫輩,全家人送走六十二歲的老翁,心內是何滋味,眼淚早已打濕了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