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荒之地的文化生活(1 / 1)

造墨成功是意外的收獲,但也因製墨引起了一場意外。這年年底,墨灶突然起火,幾乎要燒到了房子,急忙潑水撲火,終未釀成大禍。不過,手上的墨自用已經有餘,自此次火災後就不再製墨了。

也是在海南,蘇軾在兒子蘇過的幫助下,將自己所見所聞雜說史論收集,預計寫成一冊,僅完成部分寫作,該書在蘇軾身後便刊刻發行,稱《東坡手澤》,後代更名為《東坡誌林》,內中所載文章以短小居多,偶有長文,妙筆生花,揮灑自如,有助於從另一側麵了解蘇軾的個性和思想。

除自己著書立說外,他還有意幫助當地人民提升文化素養。

某日蘇軾遊城東學舍,見裏麵空無一人,經過了解得知,老師們拿不到薪水,都不來上課了,便想要謀個辦法,幫助發展這裏的文化。

當地人也都知道這個大文豪,紛紛找他,來跟從他學習的,既有漢族學生,也有黎族學生,蘇軾不分民族,不分老少,一律平等待之。

造墨成功是意外的收獲,但也因製墨引起了一場意外。這年年底,墨灶突然起火,幾乎要燒到了房子,急忙潑水撲火,終未釀成大禍。不過,手上的墨自用已經有餘,自此次火災後就不再製墨了。

也是在海南,蘇軾在兒子蘇過的幫助下,將自己所見所聞雜說史論收集,預計寫成一冊,僅完成部分寫作,該書在蘇軾身後便刊刻發行,稱《東坡手澤》,後代更名為《東坡誌林》,內中所載文章以短小居多,偶有長文,妙筆生花,揮灑自如,有助於從另一側麵了解蘇軾的個性和思想。

除自己著書立說外,他還有意幫助當地人民提升文化素養。

某日蘇軾遊城東學舍,見裏麵空無一人,經過了解得知,老師們拿不到薪水,都不來上課了,便想要謀個辦法,幫助發展這裏的文化。

當地人也都知道這個大文豪,紛紛找他,來跟從他學習的,既有漢族學生,也有黎族學生,蘇軾不分民族,不分老少,一律平等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