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折騰(1 / 1)

在廣州待了一個多月,疲憊的身體得以稍事休整。

離開廣州繼續北行的路上,又接詔告,令他“任便居住”。有了選擇居住地的自由,當然算得上好消息,既省去了奔波永州之苦,又有自由選擇的空間。隻是,需要合計進一步的計劃,他的打算是,或去宜興,或去潁昌,和弟弟蘇轍一家,相伴到老。

建中靖國元年(1101)正月,已是六十六歲高齡的蘇軾來到了大庾嶺,走得疲憊,便在嶺上休息。這時,對麵走來一位老翁,問從者這位官員是誰,答曰蘇尚書,老翁再問是否蘇子瞻,得到肯定回複。老人便到蘇軾跟前作揖道:“我聽說有人千方百計害你,今天北歸,皇天真是保佑善人哪。”東坡微笑向老人致意,心下有所感,題詩一首《贈嶺上老人》,其中有“曾見南遷幾個回”之句,可以窺見他內心的複雜情緒。

在廣州待了一個多月,疲憊的身體得以稍事休整。

離開廣州繼續北行的路上,又接詔告,令他“任便居住”。有了選擇居住地的自由,當然算得上好消息,既省去了奔波永州之苦,又有自由選擇的空間。隻是,需要合計進一步的計劃,他的打算是,或去宜興,或去潁昌,和弟弟蘇轍一家,相伴到老。

建中靖國元年(1101)正月,已是六十六歲高齡的蘇軾來到了大庾嶺,走得疲憊,便在嶺上休息。這時,對麵走來一位老翁,問從者這位官員是誰,答曰蘇尚書,老翁再問是否蘇子瞻,得到肯定回複。老人便到蘇軾跟前作揖道:“我聽說有人千方百計害你,今天北歸,皇天真是保佑善人哪。”東坡微笑向老人致意,心下有所感,題詩一首《贈嶺上老人》,其中有“曾見南遷幾個回”之句,可以窺見他內心的複雜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