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初,魯迅先生就向全社會發出呐喊:救救孩子!

今天,我們是不是還要繼續呐喊:救救孩子?這並非嘩眾取寵,危言聳聽。

中華民族要崛起於世界之林,需要幾代人的努力,而代表著民族未來的孩子們如果隻是讀死書,死讀書,將來會成為社會的棟梁嗎?

《湯姆·索亞曆險記》中的主人公湯姆,這個在大人們眼中不守規矩、頑皮搗蛋的孩子,可不是像他的弟弟“模範兒童”希德一樣,除了讀書什麼也不會。在小夥伴眼中,他被公認為“淘氣的機靈鬼”,“鎮上孩子的頭兒”,“無所不能”。

以湯姆為首的一群天真浪漫的孩童,為了擺脫枯燥乏味的功課、教堂裏牧師幹巴巴的說教、虛偽的教條和呆板的生活環境,做了種種冒險來豐富自己的生活。但,他們與生俱來的正義感卻沒有因此而改變,他們當海盜是因為他們認為海盜是劫富濟貧的英雄好漢。“西班牙海上黑衣大盜”,“血手魔王”,“海上霸王”,這些都是孩子們向往的頭銜。他們總在危險時刻勇敢地挺身而出,做出那些懦弱的“好孩子”、體麵的“優秀生”無法做出的正義行為,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姨媽懲罰湯姆星期六刷圍牆,湯姆真不簡單,連刷牆這樣的苦差事都能變成一件樂事。他橫刷一條,豎畫一杠,然後欣賞自己的“傑作”,這樣一來,讓那些男孩羨慕死了,紛紛掏出自己最心愛的“寶貝”,來交換刷牆的特權。好戲才剛剛開始,在主日學校,湯姆用得來的“寶貝”換取了九張黃票、九張紅票和十張藍票。這可是需要背誦兩千節聖詩才能獲得的酬勞啊!湯姆輕而易舉就得到了。他拿這些彩票換來一部《聖經》,並且受到了撒切爾大法官的讚揚,湯姆出夠了風頭。

當湯姆目睹了印第安·喬殺人的一幕後,發誓要嚴守秘密,絕不向別人透漏一個字。然而當他看到莫夫·波特被誣陷成了替罪羊的時候,他的良心受到了深深的譴責,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終於勇氣戰勝了懦弱,勇敢地站出來作證,解救了莫夫·波特,再次證明湯姆不畏強暴、堅持正義的優秀品格。

湯姆、貝奇和小夥伴們參加野餐後,在山洞裏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由於孩子的好奇心,他們兩個越走越遠,蠟燭用盡了,風箏線也不管用了。他們在迷宮般的洞中被困了三天三夜,饑餓、黑暗、寒冷和殺人犯印第安·喬的威脅困擾著他們。然而,一切困難都是嚇不倒湯姆的,他憑著堅韌的性格、智慧的頭腦、戰勝困難的勇氣,終於搜尋到了新的洞口,並且發現了盜賊藏寶的洞室。

像一切好的故事一樣,湯姆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的,他挖到了一大筆財寶,成為小鎮矚目的人物,大人們都誇獎他聰明勇敢,認為他將來一定可以成為大人物。被人們認可之後,湯姆在學校裏也能坐得住板凳了,穿上體麵的衣服也不覺得是累贅了。湯姆好得讓人沒話說,而且他還改造了“野孩子”哈克。在湯姆的帶動下,小夥伴們都茁壯成長起來了。

早在20世紀初,魯迅先生就向全社會發出呐喊:救救孩子!

今天,我們是不是還要繼續呐喊:救救孩子?這並非嘩眾取寵,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