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他又長年獨居山林苦修。為維持生計,雖軀體孱弱,若不勝衣,卻靠鑿石擔土墾出一小塊山田來。冬寒夏暑,居不閉戶,年複一年,過著野人般的艱苦生活。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因當地一所宋寶禪師故刹年久失修,有人上山找到慧經,請他出麵修葺,因緣合和,他答應了。屈指算來,他上山24年,未下山一步,上山時尚是個二十七歲的年輕人,此時年已半百了。下山後,他先去祭掃了廩山靈塔,然後再應命修廟。數年間,慧經不顧形枯骨立,身先士卒,將破廟修複一新。他的名氣也大起來,很多人望風來歸。
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慧經又應眾人之請,接下久已頹廢的壽昌寺,以數年時間,將這所當年西竺禪師創立的小寺院修建成一所大叢林。壽昌寺修成,慧經年已七旬,依然鋤耕不息,先出後歸,在他帶領之下,寺院每年生產的糧食,三百僧人吃都吃不完。
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7年)臘月七日,慧經從地裏幹活回來,忽對眾僧說:“從今以後我不再壘土砌石了。”大家聽了,都覺愕然。果然,第二天起他不再下地幹活,這是他四十多年來從未有過的。除夕之日,他象平時一樣跟眾僧一起作了早課,下課時說了句:“今年隻有此時在,試問諸人知也無?”
過了三天,即萬曆四十五年正月初三日,慧經開始不吃東西。有人想請醫生為他看看病,他說:“老僧非病,我要走了。”初七日,他取來紙筆,寫下壽昌寺遺規和給遠近道俗的數份遺書,寫完後,將筆一扔,端坐而逝。
他的遺體火化時,火焰放出五色光華,心焰狀如蓮花,細瓣就象竹葉一般。火滅後,骨燼色白如玉,頂骨和牙齒皆不壞。明朝一代高僧憨山大師為他撰塔銘,稱其“昭然生死,實踐可知,洵不虛矣。”憨山(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曾以博學主持五台山佛場,祈太子降生,因喜愛五台憨山,取其為號也。
七.奇哉,火焚不壞的心與舌 10.留下金剛心的百歲高僧圓照尼師
公元1993年6月12日,當代高僧、比丘尼圓照法師在陝西戶縣終南山法華寺圓寂,享年一百零三歲。去世後第四天,百餘名僧俗弟子在一大青石上架起木柴,按荼毗之法將老尼遺體火化。烈火熊熊,青煙騰騰,天空中顯現佛菩薩的形相。大火燒了一天一夜,火滅後,發現心髒久焚未化,已形成一顆黑褐色的心舍利,同時,骨灰中找到二百多顆大大小小顏色不一的舍利子。
圓照師是東北人,出生於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六月十九日。十六歲出家,曾跟隨西藏高僧貢噶活佛學修密法,勤於修持,嚴於持戒,很為活佛看重。本世紀五十年代,被迫還俗,一度靠手工紡線維持生計。“文革”以後,重新穿上了僧衣,在陝西戶縣終南山裏的觀音山上建起一座法華寺,長住寺中,直至臨終,十幾年再沒下山。
老尼圓寂前兩天,曾對一弟子說:“我看到鳩摩羅什的護法來了,你知不知道?”據傳,後秦時鳩摩羅什在長安譯經所居的逍遙園,即是後來戶縣草堂寺的前身,圓照師曾在古草堂寺住過數年。圓寂前,老尼告訴身邊弟子,她的下世,仍要來觀音山弘傳佛法,為方便傳法,她將轉成男身。她最後說了句:“我把心留給眾生。”言訖而逝。\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