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裝備、物資包括一部分軍餉等,都統統到齊,並且接收了以後,林陽就開始了緊張的擴編工作。
為了盡快提高部隊的戰鬥力,林陽決定,把55團、40團一營還有調過來的兩個新兵團編製全部打亂,保證每個團都有一定數量的老兵,避免出現師內山頭林立,或者隻有一個團能打仗,其餘兩個團戰鬥力很弱的情況。
按照國軍每個師三個團的編製,北伐軍司令部給第31師三個團的番號,分別是第99團、第103團、第104團。
同時,第31師的直屬部隊還有一個炮兵營、一個工兵連、一個輜重連、一個警衛連、一個特務連。
師部設政治部、參謀部、軍需處、副官處、軍法處以及師野戰醫院。因此,目前31師的總兵力,大概在9000餘人,比一般師的人數稍微多上一些。
其中,為了能給第31師成立這個炮兵營,蔣校長也費了些苦心,從繳獲的火炮中,硬生生湊出了八門,五省聯軍上海兵工廠製造的75毫米山炮,交給了第31師。
和原本55團炮兵連的76.2毫米野炮一起,組成了第31師的炮兵營,隻不過這麼一來在後勤方麵可能會有一些小問題,但卻無傷大雅。
至於工兵連、輜重連這些輔助兵種,則是北伐軍司令部的統一調配。警衛連則是直接由原55團警衛排擴編而成,特務連則直接由雲豹小隊擴編而成,徐虎和陳廣則順理成章地分別擔任連長,這點無需多說。
在人事上的安排,軍官方麵,蔣校長在南昌的談話中告訴林陽,可以和之前一樣,有很大的自主權,第一軍軍部還有北伐軍司令部不會做過多的幹涉。
所以,在師內軍官上的任命,林陽完全一個人做主,擬定了一份名單:參謀長易江維(同時負責管理參謀部)、第99團團長張懷森、第103團團長王聖安、第104團團長海博超、炮兵營營長祁黃玉、工兵連連長潘石屹、輜重連連長於清、警衛連連長徐虎、特務連連長陳廣。參謀部由易江維負責管理無需多說,軍需處處長還是範慶江,而最新成立的副官處是徐虎兼任,軍法處是第99團團長張懷森兼任。
這些,就是林陽關於師內三個團,還有師直屬部隊軍官的任命,至於三個團內部的軍官人事,林陽就交給了三個團長放手去做,隻是在正式決定之前要先交由他審核一遍,確定沒問題了才可以實行。
順帶一提,張喜順因為各方麵表現不是很讓林陽滿意,所以這次沒能升任團長,被調去給張懷森擔任了副手。至於後續會不會有變化,還要看他之後的所作所為。
同時,第31師和其他師不同,林陽沒有設副師長這個職位,最大原因在於目前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副師長的工作會由林陽一人兼任,但如此一來,林陽就要辛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