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來了,“庚戌之變”爆發了。
這自然是件麻煩事,但對戚繼光而言,卻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正是在這次事變中,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寫的《備俺答策》也廣泛流傳,獲得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
戚繼光的命運就此被徹底改變。“庚戌之變”後,朝廷為了加強邊境的防務,決定調集山東、山西等地部分軍隊輪流守邊界,之前出盡風頭的戚繼光自然難逃法眼,光榮中標。
這是一個旁人避之不及的苦差,然而戚繼光高興地去了,他將在那裏開始自己傳奇的一生。
在行進的路上,麵對著險峻去路和茫茫前方,戚繼光再次堅定了他的誌向: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這將是他一生的選擇。
然而,這個選擇的開頭並不順利,戚將軍在邊境的日子過得實在不爽,因為他被分配駐守的地方是薊門。
原先在山東的時候,雖說手下都是一幫兵油子,好歹自己還是個四品指揮,說話算數。而薊門為明朝四大防區之一(宣、大、薊、遼),高級軍官一抓一大把,什麼都輪不到戚繼光,他在這裏隻能幹幹巡哨之類的活,很少有實踐操作、指揮軍隊的機會。
於是,度過了看似平淡無奇的三年之後,他又回到了山東。在很多人看來,這位曾被兵部領導寄予厚望的年輕人毫無成就,隻是白白混了三年。
但事實並非如此。
岑港之戰後,俞大猷對戚繼光的戰術十分欽佩,曾好奇地問過他一個問題:你的戰法由何處學來,源於何時?
戚繼光回答,是當年在薊門巡邊時所學。
俞大猷十分吃驚,一個巡邊的小官,又沒有打過大仗,何以如此精通兵法?
戚繼光十分自豪地答複了他的疑問——自學成才。
他告訴俞大猷,在薊門的那三年中,無論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差事,他總是帶著一本書,反複翻閱,日夜苦讀,而他所領悟的軍法之秘訣大都來自此書。
遺憾的是,這本書並不是俞大猷最喜歡的《易經》,它的名字叫《孫子兵法》。
如果要搞個三千年來的世界暢銷書排行榜,《孫子兵法》至少可以排進前五十名。此書早已打入國際市場,行銷海外。這本書拿破侖買過,希特勒也買過,上到八十歲的老頭,下到四五歲的孩童,都是孫子的忠實讀者。
但能從中看出名堂,且自創兵法者,恐怕就隻有戚繼光先生了。因為他有著一種十分奇特的看書方法——一邊看一邊批。比如孫子曾經曰過:敵人氣焰囂張,就不要去打(勿擊堂堂之陣)。戚將軍卻這樣曰:越是氣焰囂張,越是要打(當以數萬之眾,堂堂正正,彼來我往,短兵相接)!
孫子還曾經曰過:詐敗的敵人,你不要追(佯北勿從)。戚將軍曰:保持隊形,注意警戒,放心去追(收軍整隊,留人搜瞭,擂鼓追逐)。
俺答來了,“庚戌之變”爆發了。
這自然是件麻煩事,但對戚繼光而言,卻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正是在這次事變中,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寫的《備俺答策》也廣泛流傳,獲得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
戚繼光的命運就此被徹底改變。“庚戌之變”後,朝廷為了加強邊境的防務,決定調集山東、山西等地部分軍隊輪流守邊界,之前出盡風頭的戚繼光自然難逃法眼,光榮中標。
這是一個旁人避之不及的苦差,然而戚繼光高興地去了,他將在那裏開始自己傳奇的一生。
在行進的路上,麵對著險峻去路和茫茫前方,戚繼光再次堅定了他的誌向: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這將是他一生的選擇。
然而,這個選擇的開頭並不順利,戚將軍在邊境的日子過得實在不爽,因為他被分配駐守的地方是薊門。
原先在山東的時候,雖說手下都是一幫兵油子,好歹自己還是個四品指揮,說話算數。而薊門為明朝四大防區之一(宣、大、薊、遼),高級軍官一抓一大把,什麼都輪不到戚繼光,他在這裏隻能幹幹巡哨之類的活,很少有實踐操作、指揮軍隊的機會。
於是,度過了看似平淡無奇的三年之後,他又回到了山東。在很多人看來,這位曾被兵部領導寄予厚望的年輕人毫無成就,隻是白白混了三年。
但事實並非如此。
岑港之戰後,俞大猷對戚繼光的戰術十分欽佩,曾好奇地問過他一個問題:你的戰法由何處學來,源於何時?
戚繼光回答,是當年在薊門巡邊時所學。
俞大猷十分吃驚,一個巡邊的小官,又沒有打過大仗,何以如此精通兵法?
戚繼光十分自豪地答複了他的疑問——自學成才。
他告訴俞大猷,在薊門的那三年中,無論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差事,他總是帶著一本書,反複翻閱,日夜苦讀,而他所領悟的軍法之秘訣大都來自此書。
遺憾的是,這本書並不是俞大猷最喜歡的《易經》,它的名字叫《孫子兵法》。
如果要搞個三千年來的世界暢銷書排行榜,《孫子兵法》至少可以排進前五十名。此書早已打入國際市場,行銷海外。這本書拿破侖買過,希特勒也買過,上到八十歲的老頭,下到四五歲的孩童,都是孫子的忠實讀者。
但能從中看出名堂,且自創兵法者,恐怕就隻有戚繼光先生了。因為他有著一種十分奇特的看書方法——一邊看一邊批。比如孫子曾經曰過:敵人氣焰囂張,就不要去打(勿擊堂堂之陣)。戚將軍卻這樣曰:越是氣焰囂張,越是要打(當以數萬之眾,堂堂正正,彼來我往,短兵相接)!
孫子還曾經曰過:詐敗的敵人,你不要追(佯北勿從)。戚將軍曰:保持隊形,注意警戒,放心去追(收軍整隊,留人搜瞭,擂鼓追逐)。
類似之處數不勝數。用馬克思主義的話來說,戚繼光同誌對孫子兵法進行了批判地吸收,所謂因地製宜,取其精華,終得兵家之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