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憲被他的誠意所打動,便給了他三千士兵,讓他去訓練。

在明代的優秀將領中,論作戰勇猛,運籌帷幄,戚繼光的整體素質應該能排在前五名。而他之所以能夠在軍事史上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卻是因為他有著一項無人可及的專長——訓練。

三千名新兵蛋子懷揣著混飯吃的夢想來到了軍營,但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在前方等待著他們的,將是地獄般的生活。

根據《紀效新書》記載,但凡新兵入伍,戚繼光總要訓一段話,鼓勵大家學武。此段話實為奇文,可供各單位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參考,故摘錄如下:

“諸位都聽了,練武不是你答應官家的公事,是你來當兵,殺賊救命的勾當。你武藝高,殺了賊,賊殺不了你,你武藝不如他,他便殺了你。若不學武藝,是不要性命的呆子!”

當然,作為一名新兵,這些話你大可當是耳旁風,戚指導員壓根兒也沒指望你能自覺執行,他已經預備了許多驚喜,以保證你充實地度過這段難忘的軍營生活。

思想教育之後,接下來就是站隊列了,包括隊伍行進轉向等,具體形式和今天差不多。但如果你轉錯了方向,走錯了隊列,就不僅僅是拉出去罰站了,那是要打板子的,打完了也不會讓你去醫務室,還得接著練。

練完隊列後,戚教官將教大家學習號令,包括擂鼓是前進、鳴金是收兵,以及旗幟揮舞的各種意義。如果你不識字,不要緊,戚教官會教你,但如果教完了你又還給了戚老師,那就不好了,為保證你下次記住,戚教官會打你板子,直到你哭爹喊娘,發誓一定記住為止。

在完成既定課程之後,下麵該學習武藝了,教官都是從各地選來的武林高手,全部都是練實戰的,套路選手一般不在聘請之類。

戚家軍編製(營)

考慮到大家文化程度不同,以及智商的差異性,為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戚教官把學習成績分成九等,定期考核,考核的方式是實戰。

規則如下:雙方對打,你打贏了,就升級,升一級賞銀一分;如果你打輸了,就降級,降一級打五棍。

該規則簡單概括為:你不打我,我就打你,反正打不過戰友,就要被戚老師打。橫豎都是被打,還不如拚命打戰友,順便還能掙點零用錢。

於是,在這種幾近慘無人道的訓練方法下,新兵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每天都遍體鱗傷。然而,正是在這殘酷的環境下,他們練就了非凡的武藝,成就了非凡的事業。

幾百年後,這支特殊的部隊已成為一個傳奇,並以一個光榮的名字被永遠載入史冊——戚家軍。

在中國曆史上,曾有過無數支精銳的特種軍隊,比如漢代的虎賁軍、三國時魏國的虎豹騎、唐代的玄甲軍等,其戰鬥力之強罕有匹敵。但縱觀古今,能名聞天下,且以將領的名字命名的軍隊隻有兩支:除去戚繼光外,就唯有嶽飛能夠獲此殊榮了(俞大猷的軍隊也叫俞家軍,但名氣不大)。

對於戚繼光和他的軍隊而言,這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評價。

軍隊訓練成型,戚繼光決定帶他們出去逛逛,其主要目的自然不是作戰,不過是鍛煉實戰技術,見見世麵。而他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台州。

不幸的是,就在台州附近的椒江,這幫新兵們第一次遇上了真正的敵人——倭寇。這是一件讓戚繼光始料未及的突發事件,畢竟都是新兵,指望他們打勝仗是不靠譜的。

然而,事情的發展超出了他的預料。由於長期以來新兵們飽受戚老師的摧殘,累積了滿腔怒火,心態已經接近失控的邊緣。於是當敵人出現在麵前的時候,他們突然意識到,發泄憤怒的時機到來了。

後果是十分嚴重的。這三千新兵如同野獸一般,瞬間便擊潰了眼前的敵人,並窮追猛打,一直追出上百裏外,把倭寇們趕下了海,這才算了事。

在此之後,這支新軍一發不可收拾,沿路高歌猛進,於台州、溫嶺等地連續四次遭遇倭寇,四戰而四勝。

戚繼光心滿意足了,在他看來,自己的目標已經達到,他已擁有了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

然而事實證明,他錯得很離譜。

嘉靖三十七年,戚繼光的美夢被無情地打破了。

岑港,這個毫不起眼的彈丸之地,盤踞著缺兵少糧的倭寇——僅僅一千人而已。

戚繼光帶著他的三千新軍,與盧鏜、俞大猷一同發動了猛攻,他相信自己勝券在握,然而結果卻並非如此。

麵對這一小撮頑抗的倭寇,上萬名明軍竟然毫無辦法,多次受挫而返,傷亡慘重。而之前威風無限的新軍,在這群有組織的敵人麵前,也全然沒有了當初打散兵遊勇的威風。

戚繼光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苦心鍛煉的新軍開始敗退,開始逃竄,開始喪失所有勇氣,而這一幕,是他絕對無法接受的。

由於戰局不利,戚繼光被撤掉了參將的職務,眼看就要丟飯碗了,戚繼光隻得豁出老命苦思冥想,終於絕地反擊,設計解決了這幫頑敵。

但殘酷的現實仍然震醒了他,他終於意識到,要實現自己的夢想,要完成抗倭的大業,他還缺少極為重要的一環。

最後一個選擇

在汪直被捕的那一天,戚繼光就作出了一個清醒的判斷:不久後,無數失去控製的倭寇將蜂擁而至,並發動瘋狂的攻擊,和平的僥幸與妥協將不複存在。要戰勝這群暴徒,平息戰亂,唯一的方法是,擁有更強的暴力,以暴製暴。

一直以來,戚繼光都堅信,自己已經具備了勝利的所有要素:優良的武器裝備,合理的戰略戰術,優秀的指揮將領(他自己),嚴酷的訓練方法。

然而,他仍然失敗了,他苦心練就的新軍仍然不堪一擊,他隱約感覺到,自己似乎還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因素。

經過幾天的反複思索,他終於找到了這把最後的鑰匙——士兵。

在戚繼光看來,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必須具備如下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