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青準備開春後就在鎮子上開個小飯館子,做為養家糊口的生計。
隻是寶青一直不放心寶菱,好幾次說要來靖寧府看妹妹,都被他的爹娘給攔住了。
雖然他們的爹娘也掛念寶菱,擔心她被欺負,可是靖寧府豈是能隨便去的?他們想著,靖寧府裏有那麼多伺候的人,若是個個有親戚上門找,還不亂套了。即便去了,人家也不一定讓進去見寶菱。而他們做為老實本份的人,覺得還是不要給人家惹麻煩的好,也怕給寶菱惹麻煩。
他們沒想到快過年了,竟然能收到寶菱的信,高興地拆開信,卻愣了,因為一家子沒有人能把這短短的一封信給認全了。寶青隻好趕緊去講村裏一位讀過兩年私塾的阿叔來認。
這位阿叔將信的內容念給他們聽,並且告訴他們這封信就是寶菱自己寫的。
寶菱竟然上學堂讀書了,會自己寫信了?這可把一家人樂得不行,覺得寶菱出息了,看來送她進靖寧府還真是對的。
而且寶菱還說她在府裏一切都好,養得白嫩了,還有好衣裳穿。
這下一家人總算放心了,花那一筆銀子也不會再那麼難受了。
他們還讓這位阿叔代筆給寶菱回一封信,好讓從靖寧府來送信的人給捎回去。
第三日一早,玳安把寶菱叫進曾玨的書房裏,曾玨遞給了她一封信時。
寶菱見上麵寫著“寶菱親啓”,她一時驚喜地說不出話來。
拆開信一閱,得知家裏已經不愁吃穿了,娘不需熬夜做繡活,爹每日喝的藥也有錢買了,哥哥來年就要娶媳婦了,弟弟妹妹也可以吃好一點穿好一點。寶菱心裏十分歡喜,隻是最後爹娘叫她好好照顧自己,說很想念她,這一下又惹得她想哭了,她也想念家啊。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曾玨見她一時高興又一時想哭的模樣,也想湊過來信裏到底寫了什麼,但他知道看別人的信是不好的,他又沒好意思看。
寶菱見他不停地瞟著她手裏的信,知道他想看,就將信遞給他看了。
既然寶菱主動給他看,他自然是不會拒絕。
看到信裏都是好消息,曾玨也為寶菱高興,這樣她呆在府裏也會心安一些。至於掛念的事,以後找個機會讓他們相見不就行了。
玳安手裏拿著已經準備好的上學堂的物件,提醒著快到上學堂的時辰了。曾玨才將信還給了寶菱。寶菱飛快地跑回偏房,將信放在枕頭底下,就跟著他們結伴著一起去致遠堂上課。
每次一走進致遠堂,寶菱心情都特別好,她喜歡聞見這裏的書墨香,喜歡安靜地聽先生給他們傳授知識。她知道這些都是侯爺賜予的,為了不辜負侯爺的那番話,她就更加勤奮與上進了。
*
眼見著到了臘月底,也就進入年關了,靖寧府開始熱鬧了。幾位管事忙著采買,各房也經常派人去街市上買過年的喜慶物。
致遠堂也暫時停課,大家都不用去上課了。
這一日,府裏給下人們都發了雙倍的月例錢,讓各自輪流著去街市上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寶菱也得了二兩銀子,恰好這日曾玨也要上街市,她就跟著一起去了。
曾玨買了一些書籍及字畫,玳安、玳林買了棋子、空竹、九連環。而寶菱卻買了嬰孩才願玩的撥浪鼓、泥叫叫、小衣裳、小鞋子等等,還有一些女孩頭戴的絹花、銀耳環,買的都是上乘的,價格不便宜,最後還買了許多上好的亮色彩線。
這一趟,她將二兩銀子花去了一兩多。
曾玨好奇,這個寶菱挺能花錢的呀,竟買了這些用不著的物件。
寶菱見他好奇,盯著她手裏的那些物件看個沒完,便說:“這些玩意及小衣裳、小鞋子等都是送給徐嬤嬤的,她近日得了個小孫孫呢。這副銀耳環與絹花是送給溫嬤嬤的,她家的大閨女聽說來年就要出閣了。”
原來她都是給別人買的,倒是自己什麼也沒買。
曾玨指著她手裏的那些亮色彩線,意思是問這些是送誰的。
寶菱卻扭頭就走,不告訴他。
曾玨想,你不說,我還懶得想知道呢。
過大年這一日,整個靖寧府光是大紅燈籠就掛了兩百多個。放眼一望,一排又一排紅燈籠輕輕搖曳著,十分喜慶。
除夕之夜,全府人都要在祥慶樓吃年夜飯的。爆竹一陣又一陣轟隆隆地響過後,全府的人也都到齊了。
李姨娘似乎病一直就沒好利索過,來時一路上都要由金兒與銀兒攙扶著才行。而她的氣色也越來越差了,臉色蠟黃蠟黃的。
薑姨娘照樣是濃妝豔抹,錦衣華服,氣色好得很。
在吃年夜飯之前,最重要的一事,是高夫人要給各房的孩子們派發壓歲包。
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當然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