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寶菱還真是徑直回自己座位上了,並沒有來他桌前的意思。
他瞧著寶菱擺好筆墨,又拿出書,正襟危坐,等著陳先生來上課。
曾致有些耐不住性子了,窘著臉問:“寶菱,怎麼個個都有,唯獨沒有我的?”
寶菱一愣,想了想,說道:“等你過生辰時,我也會送給你的,不是還有半年麼?”
“哦。”曾致垂目,沒再吱聲。
曾玨聽了這一番對話,心裏僅剩的那一丁點兒歡喜也沒了,原來連二弟都會有啊!
*
這日,徐昌來到至聖堂與夫人議事。
“夫人,大小姐下個月就滿十周歲了,生辰宴前年已擺過,侯爺說三年一次,所以得等到明年再辦。”
“嗯,這件事我知道了。”高夫人回答著。
徐昌又道:“不過,我近日思慮到一件緊要的事,以大小姐懷有的這等學問,足以勝過一般男子了。按常理,女孩兒一般要在十三豆蔻年華之前定下親事,等到十五及笄之年就該出閣了。大小姐已經十周歲了,是不是不要再上學堂了?”
“她喜歡上,就讓她再上兩年吧。”
徐昌得了這一句話,心裏思忖一番,又道:“夫人,有些話我說了您可千萬別見怪。我是瞧著大小姐雖然性子沉穩,品格端方,氣度高雅。可就是……就是覺得她這種氣度裏似乎透著一股傲性,怕是等她長大了,一般男子都入不了她的眼。我以前倒是聽過說曾有一位女孩兒從小與男孩兒一般讀書做文章,心氣高,長大了後也不願在夫君麵前屈服舊禮呢!若這樣……對她自己可是沒有好處的。”♂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高夫人經徐昌這麼一提醒,這才在意起來,平時曾玫不愛與人計較,有理說理,說不通時就置之不理,眉頭都懶得皺一下,那種態度裏明顯地就是不屑於與不通理的人打交道。徐昌說得沒錯,她骨子裏就是透著這麼一股傲性。
徐昌又道:“我在想,是不是讓大小姐在閨房裏學些女紅,讀些《女訓》、《女誡》之類的書,更為妥當一些?”
高夫人點頭,說:“是啊,女孩兒到了十周歲是應該要學學這些了。玫兒平日裏隻知讀書,做詩詞文章之類的,再閑時也就是作作畫。什麼女紅她是從未沾過手,對《女訓》、《女誡》之類的估計還沒看過呢。”
曾玫得知母親不讓她再上學堂了,而是要她學做女紅,讀什麼《女訓》、《女誡》,心裏很委屈,就來至聖堂找她的母親理論理論。
“娘,誰說女孩兒就不能多讀書做文章了,誰說女孩兒就該待在閨房學做女紅?其實《女訓》、《女誡》內容我早讀過,大都是什麼三從四德之類的,什麼卑弱、夫婦、敬慎,女子難道就該這麼卑微麼?”
高夫人見女兒這般,有些憂心,從前曾玫身上的優點可都是她的驕傲,如今想來這些優點又太過了。她道:“玫兒,自古以來女子不都是這樣的,長大了總是要嫁人的,然後相夫教子,與夫君相持著過日子,難道你將來還想越過你的夫婿頭上去?”
曾玫氣惱地道:“娘,你說到哪裏去了,什麼夫婿不夫婿的!”
這時曾義恩進來了。
高夫人又將曾玫不肯退學堂的事說給了他聽。
曾義恩坐了下來,喝了口茶,瞧了瞧曾玫氣惱的模樣,便道:“你娘說得在理,若再由著你這樣下去,恐怕將來沒人入得了你眼,那還得了?難道你以後不要嫁人了?”
曾玫不敢頂她爹的嘴,悶著氣回自己的玉泠閣了。之後,在她爹強硬地製止下,她再沒去致遠堂。
這兩日,曾玫被憋在房裏,伺候她的兩個婆子忙著教她女紅。
高夫人來到玉泠閣,想看看曾玫學得怎麼樣了。
高夫人拿起放在桌上的繡帕撐子瞧了瞧,不禁眉頭緊蹙,這哪裏繡什麼花呀,這裏一針那裏一針,歪歪斜斜,繡的針腳跟一群螞蟻在爬似的。
曾玫坐在那兒擺弄著手,知道她母親不高興了。
伺候曾玫的香兒見勢,很是心疼地說:“這兩日大小姐可遭罪了,手指都被紮了好幾次。”
高夫人聞聲也心疼,拉起曾玫的手瞧,“可不是嘛,你怎的這麼不小心?”
高夫人坐了下來,苦口婆心地說:“雖然到時候等你嫁人了,自然會有人伺候你,這些活都是由下人們來做,但是不做歸不做,沒這個手藝可不行。將來做當家主母,在任何方麵都不能比旁人差才行。”她拿起繡帕撐子,再抽出針線,姿勢極好地繡了幾針,接著說,“就比如娘,雖然一年到頭也難道摸針線幾次,但在這方麵可不比府裏任何一個人差!”
曾玫勾脖子過來瞧了瞧,她娘的確沒有誇張。
曾玫也就做個把式,跟著學了起來。等夫人一走,她就把這些扔在一旁,拿起書籍來讀。
要不就是弄弄筆墨,作畫寫詩,她才懶得學做那些什麼女紅呢。
她也將《女訓》《女誡》背得滾瓜爛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