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陳留之後,曹操便開始招兵買馬,準備聯合四方豪傑,共同討伐董卓。陳留太守張邈、兗州刺史劉岱也在準備討伐董卓,對曹操非常支持。尤其當地大財主衛茲見到曹操後對人說:“平天下者,必此人也。”於是傾囊相助,曹操很快建立起了一支1500人的軍隊。
不久,各州、郡紛紛起兵,組成了討董聯軍,推袁紹為盟主。然而各軍互相觀望,心懷異誌,都想乘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卻不想與董軍交戰。這使曹操感到心灰意冷,決定去獨自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可是不久,討董聯軍發生了內訌,他們之間打得昏天黑地。此時黃巾軍和河北黑山軍的力量也壯大起來,袁紹為了把自己的勢力擴展到兗州,便派曹操到東郡圍攻黑山軍。接著因青州的黃巾軍進攻兗州,殺死了刺史劉岱,曹操乘機進入兗州,被陳宮等人推為州牧。同時曹操又率軍擊垮了青州的黃巾軍,收黃巾軍中精銳部隊編為青州軍,為自己未來爭奪權力奠定了基礎。
興平二年,曹操打敗了呂布,再攻下雍丘以後,兗州的統治基本上穩定了。第二年又擊敗了汝南、潁川等地的黃巾軍,攻下了許昌,使曹操的軍事力量更加壯大起來。此時各地武裝也都各自擁兵自重,稱霸一方,待機而動。曹操為了使自己在軍事和政治上能站穩腳跟,便企圖把漢獻帝控製在手中。獻帝雖然是個傀儡,但畢竟是漢代最高權力的象征,如果把他拉在手中,便可以掌握主動權。
當漢獻帝因長安兵變外遷,行至河東時,袁紹的謀士沮授對袁紹說:“現在我們冀州剛定,正好把皇上接來,安宮鄴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敢作對!”他表示讚同,可馬上又被部將郭圖等人的意見說服,認為漢朝將亡,獻帝也就成了廢物,因此失之交臂。不久獻帝在將軍楊奉等人護送下回到洛陽。可是曹操卻不同,他聽說獻帝到了洛陽後,馬上派部將曹洪去迎聖駕,還親自到洛陽去拜見。他利用朝中大臣之間矛盾,采納董昭的計謀,派人告訴楊奉,洛陽缺糧,皇上無法居住,請把獻帝暫時南遷魯陽。楊奉此時與舊將各懷異心,也沒加阻攔,於是曹操就把獻帝接到許縣,定許縣為都城,同時把這一年年號改為建安。漢獻帝晉升曹操為大將軍,又加封武平侯,總攬了朝中大權。
袁紹在鄴城聽到曹操迎獻帝到了許都,十分後悔,他知道這將意味著什麼。於是便挖空心思,與曹操爭奪獻帝。他給曹操寫信說:“許下埤濕,洛陽殘破,宜徙都鄄城,以就全實。”此時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根本沒理袁紹擺的盟主架子,反請獻帝下詔訓了袁紹一頓:你“地廣兵多,專門謀取私利,樹立私黨,既不勤王,又擅自征伐,眼裏根本沒有朝廷”。袁紹知道這都是曹操在作祟,但此時已無可奈何。
回到陳留之後,曹操便開始招兵買馬,準備聯合四方豪傑,共同討伐董卓。陳留太守張邈、兗州刺史劉岱也在準備討伐董卓,對曹操非常支持。尤其當地大財主衛茲見到曹操後對人說:“平天下者,必此人也。”於是傾囊相助,曹操很快建立起了一支1500人的軍隊。
不久,各州、郡紛紛起兵,組成了討董聯軍,推袁紹為盟主。然而各軍互相觀望,心懷異誌,都想乘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卻不想與董軍交戰。這使曹操感到心灰意冷,決定去獨自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可是不久,討董聯軍發生了內訌,他們之間打得昏天黑地。此時黃巾軍和河北黑山軍的力量也壯大起來,袁紹為了把自己的勢力擴展到兗州,便派曹操到東郡圍攻黑山軍。接著因青州的黃巾軍進攻兗州,殺死了刺史劉岱,曹操乘機進入兗州,被陳宮等人推為州牧。同時曹操又率軍擊垮了青州的黃巾軍,收黃巾軍中精銳部隊編為青州軍,為自己未來爭奪權力奠定了基礎。
興平二年,曹操打敗了呂布,再攻下雍丘以後,兗州的統治基本上穩定了。第二年又擊敗了汝南、潁川等地的黃巾軍,攻下了許昌,使曹操的軍事力量更加壯大起來。此時各地武裝也都各自擁兵自重,稱霸一方,待機而動。曹操為了使自己在軍事和政治上能站穩腳跟,便企圖把漢獻帝控製在手中。獻帝雖然是個傀儡,但畢竟是漢代最高權力的象征,如果把他拉在手中,便可以掌握主動權。
當漢獻帝因長安兵變外遷,行至河東時,袁紹的謀士沮授對袁紹說:“現在我們冀州剛定,正好把皇上接來,安宮鄴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敢作對!”他表示讚同,可馬上又被部將郭圖等人的意見說服,認為漢朝將亡,獻帝也就成了廢物,因此失之交臂。不久獻帝在將軍楊奉等人護送下回到洛陽。可是曹操卻不同,他聽說獻帝到了洛陽後,馬上派部將曹洪去迎聖駕,還親自到洛陽去拜見。他利用朝中大臣之間矛盾,采納董昭的計謀,派人告訴楊奉,洛陽缺糧,皇上無法居住,請把獻帝暫時南遷魯陽。楊奉此時與舊將各懷異心,也沒加阻攔,於是曹操就把獻帝接到許縣,定許縣為都城,同時把這一年年號改為建安。漢獻帝晉升曹操為大將軍,又加封武平侯,總攬了朝中大權。
袁紹在鄴城聽到曹操迎獻帝到了許都,十分後悔,他知道這將意味著什麼。於是便挖空心思,與曹操爭奪獻帝。他給曹操寫信說:“許下埤濕,洛陽殘破,宜徙都鄄城,以就全實。”此時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根本沒理袁紹擺的盟主架子,反請獻帝下詔訓了袁紹一頓:你“地廣兵多,專門謀取私利,樹立私黨,既不勤王,又擅自征伐,眼裏根本沒有朝廷”。袁紹知道這都是曹操在作祟,但此時已無可奈何。
不久,曹操也還是給了袁紹點麵子,讓獻帝下詔任命他為太尉,又封鄴侯。這太尉雖位至三公,但卻在大將軍之下,這下可惹火了袁紹,他破口大罵說:“曹操曾幾次走上絕路,都是我救了他,現在竟敢挾天子以令我了。”袁紹一直以盟主自居,甚至野心勃勃,想爭奪大權。早在劉岱殺了東郡太守橋瑁時,袁紹便曾想另立幽州牧劉虞為帝,想拉曹操支持。曹操拒絕說:“董卓的罪惡已暴露天下。我們興兵討伐而遠近紛紛響應,因為這是正義的行為。現在皇帝年幼勢弱,又被奸臣控製,並沒有犯邑王劉賀那般罪過,你們卻要改朝換代,天下怎能安定呢?也罷,諸位自去北方向劉虞稱臣,我還是向西討伐董卓。”袁紹在席上亮出藏了很久的玉璽,舉向曹操,以表示自己稱霸天下的野心。曹操這時已下決心,一定在適當時候,殺掉袁紹。但此時時機未到,因為他知道現在自己的力量還不足以抵擋袁紹大軍。為了暫時緩和關係,曹操隻好把大將軍的職務讓給他,而自己則任司空,執行車騎將軍的職務。同時任命謀士荀彧做侍中,掌管尚書的事務。從此,曹操總攬了朝廷軍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