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看到什麼新聞,或者看到網上什麼好玩的事兒,我曾經隨口問過先生:“沒孩子的生活你覺得怎麼樣?”結果他想了好一陣,說可能不行,太無聊了。我問得也隨便,他答得也隨便,彼此根本就沒把這個事情認真來討論。因為我倆都是沒主意的人,都是看對方的意思,如果一方堅持,另一方不很反對,那麼就按堅持一方的意見來。這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倆結婚快十年還是不生孩子。因為誰也沒有必須要怎麼樣。

後來還是孩子爸說:不行就生個吧,你年紀也不小了。我想想:行吧,那就生吧。“你年紀也不小了”,這是我們生孩子的理由,這是唯一催促我倆的動因。雙方父母根本也不催,也不管,也沒見誰提起過。

可是我們誰也不會說“你年紀也不小了,去一趟巴黎吧”“你年紀也不小了,掌摑一遍大老板吧”。“你年紀也不小了,生個孩子吧”和“你年紀不小了,找個人嫁了吧”裏麵所隱含的意思是,過了這個年紀,這事情就不好辦了。如果說嫁人此事尚有半百出閣一雪前恥的戲碼,可以拚一拚氣性和魅力,那生孩子簡直就是女人身上動物性和社會性的相互製衡,越拖隻有越認栽。我個人的經驗是,像我這種沒有丁克意誌的人,早生早好,主要是對身體好,年紀大了生孩子簡直掉層皮。

我身邊就有些沒有孩子的朋友,大多是身體不好沒有生,有少數是半路夫妻,各自有孩子,雖然不跟著自己,但也沒打算再生了。大概養孩子這件事經曆一次就夠了,再來一次,哪怕是扛著“愛的結晶”這個金字招牌也打不起精神了。就我作為外人觀察,他們的生活還都算滋潤,關係也平穩,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危機和特別的幸福。當然了,婚姻這事冷暖自知,好與不好,都不是外人能感受的。而真正意義上的丁克族,就我狹窄的經驗,結果都不好。說穿了無非三個字:丁不住。

“丁克”是基於夫妻相互信任和相互協議而保持的生活方式,一旦確認,那就不能反悔。我聽說的丁克族,要麼是過了多年女的丁不住了,要麼是男的丁不住了,要麼兩個人都丁不住了。

女性的情況我很容易理解。過了咖啡、甜點、花草、棉布裙、旅行、攝影的文藝小清新年代,當年清淡純真的女孩子們都長成女人,身體裏不知道哪一條雙螺旋鏈開始日日夜夜提醒她要留後了。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是社會性的,人是群居的社會性動物,小夥伴們都三五成群一家三口地來聚會,閨蜜們三五成群地談論奶粉尿布早教班,你突然就插不上話了。

當然了,這聽起來一點都不可怕,插不上就插不上,隻要你有堅定的職業追求和家庭之外的價值實現領域,這事情就不嚴重。可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是平庸之輩,我們不是《紙牌屋》裏強悍的克萊爾。因此,在青春的福利完全被消費掉之後,在尋找新的價值支撐點的姑娘們,有些就從“丁克”的誓言裏叛逃了,當年的baby hater開始母性大爆發。這時候,如果丈夫和你同步就比較幸運,如果對方還在堅持丁克,裂痕就在所難免。雙方都各執一詞,男方認為女性這是被洗腦了,是軟弱,是變節,是叛徒;女方則認為男方永遠不知道什麼叫成熟。

大概是看到什麼新聞,或者看到網上什麼好玩的事兒,我曾經隨口問過先生:“沒孩子的生活你覺得怎麼樣?”結果他想了好一陣,說可能不行,太無聊了。我問得也隨便,他答得也隨便,彼此根本就沒把這個事情認真來討論。因為我倆都是沒主意的人,都是看對方的意思,如果一方堅持,另一方不很反對,那麼就按堅持一方的意見來。這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倆結婚快十年還是不生孩子。因為誰也沒有必須要怎麼樣。

後來還是孩子爸說:不行就生個吧,你年紀也不小了。我想想:行吧,那就生吧。“你年紀也不小了”,這是我們生孩子的理由,這是唯一催促我倆的動因。雙方父母根本也不催,也不管,也沒見誰提起過。

可是我們誰也不會說“你年紀也不小了,去一趟巴黎吧”“你年紀也不小了,掌摑一遍大老板吧”。“你年紀也不小了,生個孩子吧”和“你年紀不小了,找個人嫁了吧”裏麵所隱含的意思是,過了這個年紀,這事情就不好辦了。如果說嫁人此事尚有半百出閣一雪前恥的戲碼,可以拚一拚氣性和魅力,那生孩子簡直就是女人身上動物性和社會性的相互製衡,越拖隻有越認栽。我個人的經驗是,像我這種沒有丁克意誌的人,早生早好,主要是對身體好,年紀大了生孩子簡直掉層皮。

我身邊就有些沒有孩子的朋友,大多是身體不好沒有生,有少數是半路夫妻,各自有孩子,雖然不跟著自己,但也沒打算再生了。大概養孩子這件事經曆一次就夠了,再來一次,哪怕是扛著“愛的結晶”這個金字招牌也打不起精神了。就我作為外人觀察,他們的生活還都算滋潤,關係也平穩,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危機和特別的幸福。當然了,婚姻這事冷暖自知,好與不好,都不是外人能感受的。而真正意義上的丁克族,就我狹窄的經驗,結果都不好。說穿了無非三個字:丁不住。

“丁克”是基於夫妻相互信任和相互協議而保持的生活方式,一旦確認,那就不能反悔。我聽說的丁克族,要麼是過了多年女的丁不住了,要麼是男的丁不住了,要麼兩個人都丁不住了。

女性的情況我很容易理解。過了咖啡、甜點、花草、棉布裙、旅行、攝影的文藝小清新年代,當年清淡純真的女孩子們都長成女人,身體裏不知道哪一條雙螺旋鏈開始日日夜夜提醒她要留後了。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是社會性的,人是群居的社會性動物,小夥伴們都三五成群一家三口地來聚會,閨蜜們三五成群地談論奶粉尿布早教班,你突然就插不上話了。

當然了,這聽起來一點都不可怕,插不上就插不上,隻要你有堅定的職業追求和家庭之外的價值實現領域,這事情就不嚴重。可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是平庸之輩,我們不是《紙牌屋》裏強悍的克萊爾。因此,在青春的福利完全被消費掉之後,在尋找新的價值支撐點的姑娘們,有些就從“丁克”的誓言裏叛逃了,當年的baby hater開始母性大爆發。這時候,如果丈夫和你同步就比較幸運,如果對方還在堅持丁克,裂痕就在所難免。雙方都各執一詞,男方認為女性這是被洗腦了,是軟弱,是變節,是叛徒;女方則認為男方永遠不知道什麼叫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