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什麼是象棋,象棋怎麼玩(三)(3 / 3)

69.士角炮

開局首著炮二平四或炮八平六,置炮於士角,故稱為“士角炮”。用意是平衡兩翼子力,控製六、四路,保馬上河頭。

70.疊炮

開局時如對方先手“中宮炮”,後手者首著砲8進1或砲2進1保中卒,次著砲2平8或砲8平2使雙砲重疊在一起,稱為“疊砲”。用意是控製對方出直車。這是後手應局的一種方式。

71.鴛鴦炮

布局時八路炮(或二路炮)不動,被對方2路(或8路)直車所捉時升九路車(或一路車)保護,然後二路炮(或八路炮)低一,準備左移(或右移)打車,這種用炮方式稱為“鴛鴦炮”。其用意在於集中子力於一翼。

72.順手炮

簡稱“順炮”,是開局時後手一方順著先手當頭炮的同一方向架中砲稱為“順手炮”。是後手應局的一種方式,有剛柔兼備的特點。

73.逆手炮

又稱“列炮”“逆炮”“列手炮”,是開局時後手一方逆著先手當頭炮以反方向架中砲,稱為“逆手炮”。是後手應局的一種方式。古譜以配合出動單提馬稱“大列手”,配合出動屏風馬稱“小列手”。

74.半途列炮

在布局時先以單提馬形式應對方的中炮,在適當的時候,架上與對方中炮方向相反的中炮(與列手炮義同)。由於是數著後才架的列炮,故稱“半途列炮”。其用意在於與對方搶速度,各攻一翼。

75.雙過河炮

在布局過程中,左右兩炮均進四過河,壓抑對方的車馬,是較流行的後手應局方式之一。

76.龜背炮

古稱“軟硬炮”,亦稱“鸚鵡炮”,在某些書中又稱“鳳凰炮”,由清朝的巴吉人首創。開局時一炮中立,而以另一炮入己方九宮中心稱為“龜背炮”,意在加強中路攻勢,加速破壞對方的中路防守。有左柔右剛的特點,便於把子力集中於一邊,伺機反擊。弱點是出子迂回,運用不當,容易造成子力自行羈絆。

77.馬頭炮

先手方走仙人指路,後手以砲對著它,意在防馬,稱“馬頭炮”。又因它有挺兵打相將軍這著,故又稱“一聲雷”。是應對仙人指路的傳統布局。

78.巡河炮

開局階段,炮八進二或炮二進二,立在河頭稱為“巡河炮”巡河炮有“巡河九打”的威力,還有兌兵(卒)活馬及阻擋敵子入侵作用。巡河炮經常是借著馬的掩護進行活動的。這樣可以解放車的壓力,使其用不著照顧河界。

79.屏風馬

開局時走出馬二進三和馬八進七兩步棋,使兩馬狀如屏風者稱為“屏風馬”。用意在捍衛中路,抵禦中炮的進攻,多用於後手。也有應用於先手的,稱“先手屏風馬”。一般所說屏風馬是指後手屏風馬。

80.單提馬

開局時一馬跳屏風馬位置,一馬跳邊稱為“單提馬”,左馬屯邊稱“左單提”,右馬屯邊稱“右單提”,是雙馬配合其他布局的一種陣勢。

81.反宮馬

一種開局著法,又稱“夾炮屏風馬”。由一翼士角炮和屏風馬組成,是一種富有反彈力的後手布局陣勢。有先手反宮馬和後手反宮馬,其中後手反宮馬多見,是對抗中炮的主流布局之一,先手反宮馬則常出現在飛相局、起馬局等柔性布局中。

82.過宮馬

開局時首著飛中相(象),次著馬跳象眼,接跳士角。因馬過中宮故稱“過宮馬”,又稱“轉角馬”或“穿宮馬”。是配合飛象而運馬的一種布局陣勢。

83.拐腳馬

是過宮馬的一種變招,即跳象眼後,不過宮,卻伺機反向二路炮位跳出,配合車炮固守一翼或伺機過河臥槽。因馬左右跳,形如拐腳,故稱“拐腳馬”。

84.盤頭馬

一種開局著法,也稱“中炮連環馬”。先手中炮加屏風馬,伺機挺中卒後以一馬跳中路稱“盤頭馬”。

85.三步虎

在陣列的一側首著起馬,次著平炮,第三著出直車,狀如虎爪揪地,因此叫做“三步虎”。棋諺有“三步不出車,必定是輸棋”,可見三步虎開局的剛猛。是先後手均可采用的布局。

86.屈頭屏風馬

開局過程中,屏風馬的兩隻馬前卒均未挺起,叫“屈頭屏風馬”。

87.天馬行空

開局時三路(或七路)馬,挺起馬頭卒後,不顧對方兌兵或挺兵過河,先行跳至河頭,並獨馬(渡河)進襲敵陣稱“天馬行空”。

88.直車

開局時就走出的車九平八或車一平二,因接走的主要路線是直線,故稱“直車”。直車最大優點是可以快速出車,因此在直車通路沒有被封死的情況下一般首選直車。

89.橫車

一般在開局就走出的車九進一或車一進一,因走的主要路線是橫線,故稱“橫車”。它的優點是可以直接控製肋路,一般有兩條出車線路可以選擇;它的缺點是比起直車來要慢一步進入河沿或敵陣。

90.過河車

一般指在開局時走出的直車進六至對方卒線稱“過河車”,作用在於進入中局前控製對方的屏風馬。常可起抑製對方和加快己方進攻速度的作用。

91.河頭車

指一般在開局時走出直車進四至河口稱為“河頭車”。作用在於兌兵(卒)活馬,保馬出擊或橫截對方馬、炮前進。

92.肋車

一般在開局時走出的橫車平至四或六路線,威脅對方將的兩肋,故稱“肋車”。

93.貼身車

上一側仕相後,車靠帥旁(車一平四或車九平六)開出,故稱“貼身車”。

94.仙人指路

一種開局方式,也稱“進兵局”。開局時第一步兵三進一或兵七進一,靜觀其變,然後根據對方的應著排兵布陣,有投石問路、試探對方行棋意圖的意思,起著開通馬路的作用,故稱“仙人指路”。屬先手的多變布局之一。仙人指路對卒底炮已成為當今棋壇最流行的布局之一。

95.九尾魚

開局時第一步走兵九進一或兵一進一稱“九尾魚”。靜觀其變,根據對方的應著排兵布陣,因攻勢緩慢,現已很少有人采用。

96.兩頭蛇

開局過程中,指馬二進三再馬八進七布局一方,三、七路兵相繼挺起稱“兩頭蛇”,意在控製對方的屏風馬。此時雙馬顯得靈活,其狀如“兩頭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