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見太後見信高興,也樂得討老太太歡心。大手一揮,說十二阿哥孝順,賞賜了一堆玩意兒。
再看見永瑆立在一旁,不好偏了十二,同樣,也是一堆賞賜。
乾隆陪著老娘說了一會兒話,想起養心殿還有一堆奏折沒批,便告退去了。
太後摸著十二來信,想起當年皇後成日在身邊伺候,最是孝順不過,也是一陣感慨。
永瑆瞅著太後神情,八成是想起了皇額娘,趁機撒嬌,“皇祖母,孫兒、孫兒已經五年沒見過皇額娘了。”說著,便紅了眼圈兒。
太後跟著唏噓,“是啊。你皇額娘最是孝順,這點兒,你們都比不過。”更別提魏氏那個狐媚子!成日裏,老嚷嚷著腿疼,連著三天沒來請安啦!
永瑆趁機求太後,“孫兒昨日夢見皇額娘,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孫兒懇請皇祖母,看在孫兒一片思母之情的份上,讓孫兒去小佛堂,見皇額娘一麵吧?”
“這……”鈕鈷祿氏太後還在猶豫,永瑆一看有門兒,急忙跪下,“皇祖母,孫兒自幼在皇額娘身邊長大。皇額娘常常教導孫兒們,一定要孝順。孫兒能常見到皇祖母、皇阿瑪、皇貴妃額娘,可是,孫兒也想孝順皇額娘啊!”
“皇貴妃?她算什麼額娘?”太後一聽,心中不滿就被勾起來。暗暗一想,這幾年,皇上也沒提過皇後。就是別人不小心提到,他也不甚在意。想是氣消了不少。再說,就是還在生氣,總不能皇子想見見皇額娘就不成吧?一來,成全孫子的孝順;二來,還能氣氣魏氏。看看,你就算再得寵,皇後也輪不到你來當!
想到這兒,太後扶起永瑆,“罷了,這事兒也是你一片孝心,皇祖母應下了。”
說著,叫來慈寧宮大總管秦媚媚,“帶十一貝勒去看看你們主子娘娘。順便再看看,小佛堂缺什麼,就說是哀家說的,隻管添上就是。皇後喜歡什麼,也隻管叫人來要。”
秦媚媚聽了,躬身答應。永瑆則暗暗哂笑,“一國之母,能缺什麼?就是缺了,下人們不該及時添上嗎?看來,太後對皇額娘,也不是如同嘴上所說那般疼愛。否則,有太後護著,皇額娘住在慈寧宮裏,怎麼還會少了用度?”
對著太後拱手告退,隨著秦媚媚到了小佛堂,進了門,永瑆才知道,太後嘴裏所說的缺了什麼,究竟是什麼意思。
一國之母,竟然脫下綾羅綢緞,換上布衣,在院子裏種菜。也不知是不是餓了,摘下一根黃瓜就吃!
因自幼喪母,沒有安全感,而對金銀財物頗為看重的十一貝勒,破天荒地從荷包裏掏出一塊金元寶,趁著皇後忙著啃黃瓜,沒有注意,尹嬤嬤趕來見禮時,塞到老嬤嬤手中,悄聲囑咐,“給皇額娘弄點兒好吃的。別苦了她。”說著,一滴淚珠就滾了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十一這人其實不算很壞,隻不過會明哲保身而已。而且,能力,起碼自保能力,還是不錯滴
20
20、濁酒一壺 ...
尹嬤嬤手裏握著這個金元寶,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平心而論,令皇貴妃雖然奪了主子娘娘的寵愛,也因為主子娘娘失寵,下人們對皇後用度上,偶有短缺。但是,令皇貴妃畢竟是個聰明人,知道不能明晃晃地落人口實,故而,借著一次除釘子的機會,將一個暗中克扣皇後用度的小太監狠狠發落一番。從那兒往後,皇後這裏,好東西雖然不多,要說餓著她,那是沒有的事兒。
隻是,金元寶就在手心裏握著,要是不接,豈不白費?尹嬤嬤遲疑一下,還是滿臉堆笑地對著永瑆深施一禮,“奴才代主子娘娘謝十一貝勒。”
永瑆點頭,隨尹嬤嬤繞過院中石桌,到皇後跟前,行大禮參拜。
舒倩正抱著黃瓜啃的高興,冷不丁見一個十七八的大小夥子對著自己跪拜,口稱:“兒臣給皇額娘請安!皇額娘安好?”
舒倩嚇了一跳,半天沒反應。尹嬤嬤在一旁看了,不住落淚,“主子娘娘,十一貝勒給您請安來了。這麼多年,主子娘娘總算又見到十一貝勒的麵兒了。”
舒倩聽了,心中暗出口氣,“十一貝勒?永瑆?”
永瑆抬頭,“正是兒臣。”
舒倩仔細看看,這娃長的不賴,看模樣臉色,已經沒有多少這個年齡時的青澀。嗯,應該已經成親出宮建府了。想了想,走上前來,親手扶起永瑆,嘴裏說著,“好孩子,難為你來。這些年,過的不錯吧?”
永瑆收淚點頭,“謝皇額娘。兒子過的還好。兒子已經成親了,娶的是富察家的女兒,現在宮外府裏住。改日,帶富察氏來給您請安。”
舒倩笑著點頭,拉永瑆在院子裏坐下,閑話家常。
秦媚媚也上前給皇後請安。
舒倩聽尹嬤嬤在一旁說,這才明白,這位胖老頭兒,原來是太後宮裏太監總管。看他一身肥肉,舒倩不由肉疼,這人,擺明了是打秋風的。想了想,從手腕上取下嵌翡翠掐絲銀鐲,交尹嬤嬤遞給秦媚媚,嘴裏偏偏還得說好聽的,“有勞秦公公日夜在皇太後宮裏伺候。本宮身為兒媳,不能常常孝順慈駕之前,多虧你們代本宮服侍太後。這個鐲子,就當是本宮賞你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