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查案來了,還是找人來了?”

和珅趕緊正襟危坐,解釋:“哪兒的話。你不知道,長氏是我家夫人娘家親戚。早先,送信說要去京城投奔我們。可是左等右等不見人,我夫人著急。這才順便問問。您要是沒見,我再問其他人就是。”這輩子,繼妻長氏比自己年長幾歲,當初,自己是親眼看著她嫁人,覺得王舉人為人正直,這才放心。沒想到,造化弄人,終究還是守寡的命。

劉墉看一眼和珅,“我知道她在哪兒。但不能告訴你。等國泰案結,再叫兒子兒媳護送她母女,去京城找你們吧。”

和珅一聽,那敢情好。自己這一路行來,也不知要攪動多少渾水。長氏母女跟著劉墉,自己也放心。

當天,和珅住在劉墉家裏。倆人商量如何揭穿國泰陰謀。劉墉古道熱腸,提議自己跟著去,在商人富賈中幫著傳播謠言,鼓動他們到欽差衙門告發。

和珅千恩萬謝,兩人商議已定,第二天,和珅就帶著小道童趕路。

長八姐聽說,來問劉墉。劉墉對她說明白了,問:“你家可有親戚姓馮?”

長八姐低頭回答,“我娘家沒有。不過,既然和大人說了,想必是我婆家那邊親戚也說不定。老天保佑,叫和大人滅了國泰那個黑心肝。”

劉墉微笑,“你呀!和珅雖然圓滑媚上,不過,其人還是有些真才實學的。要論才能,不比當年廉親王差。你且回去安心等待,過兩天,事情辦妥了,我再叫兒子媳婦送你和王琦進京。”

長八姐聽到“廉親王”三個字,肩膀微不可查地顫唞一下,低頭行禮,“小婦人告退。”回到屋裏,扶著胃部,暗自揣摩,“你究竟是誰?”

這邊和珅、錢灃、劉墉忙著跟國泰鬥智鬥勇。那邊令皇貴妃氣急敗壞,“你說什麼,國泰家裏,藏著那棵真正的禦賜翡翠白菜?”

福喜磕頭不起,“奴才愚鈍,竟然沒看出來真假。還請主子責罰。”

令皇貴妃跌坐在炕上,無力擺手,“罷了,這件事本宮知道了。你回去告訴晉嬪,國泰的命,本宮會保下的。這是最後一次,再來鬧本宮,別怪本宮翻臉不認!”

福喜低頭一笑,“奴才這就去,這就去。”

福喜剛出門,就有小太監飛奔來報,哭著回話:“令主子,蒙古科爾沁報喪,說是七公主——薨了!”

令皇貴妃聽完,怔怔站起,抖抖指上護甲,頭一歪、腿一軟,暈了過去。

承乾宮裏,晉嬪拉著福喜的手,淚眼婆娑,“福喜哥,難為你了。”

福喜看著晉嬪,微笑回答,“隻要你好,我就好。”

晉嬪搖頭,“不,即使我不好,你也要好好的。記住,要好好的。”

深宮之中,難得幾分真情,居然發生在嬪妃與太監之間,可悲可歎可憐啊!

再說金川戰事。阿桂帶著福康安等大小戰將,按照乾隆安排,配合小達*賴哄起的金川民眾,內外夾擊,出兵不過一月,便平定凱旋。

小達*賴不喜軍中惡習,帶著海蘭察以及長老們先行回京。

乾隆高興,賞賜金銀珠寶數不勝數。小達*賴看了,懨懨地說,“這次出去,差點兒沒死在當地。多虧海蘭察搭救。我也沒什麼功勞,請皇阿瑪把這些賞賜給海蘭察吧。”

乾隆更加高興,依舊賞賜小達*賴。提海蘭察為禦前一等侍衛,賜黃馬褂。

不久,阿桂帶著福康安等人回京。乾隆跟於敏中、阿桂等人商議,說福康安作戰勇敢、治軍有方,兼孝賢皇後親侄,想授予他三等嘉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