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不過是卓文君私奔、梁祝化蝶、牆頭馬上等老故事。聽起來,卻是頗有韻味兒。
也不知是誰,在乾隆跟前提了提。乾隆居然放在心上,叫來孟知府,命他派人去請。
端柔公主巡視鋪子回來,帶著長八姐找皇後說閑話。皇後正在船上給綿蕊格格剝蓮蓬吃。聽小書子無意中說起,今日去湖裏采蓮蓬時,遇到好多閑來無事,在湖中閑逛的漁民。舒倩隻顧逗孫女玩,並未十分在意。
端柔公主聽了,隨口提起此事,說在湖邊遊玩時,見過嚴方兄妹。那嚴方一手彈月琴,一手居然還能扶著吹簫,真是厲害。
舒倩沒大在意,隨口問了句,“他身邊是不是還有一把劍?”
端柔公主一聽笑了,“如今是什麼時候,怎麼會帶劍在身上,不怕官兵逮了他去?就是有,也得藏起來才是。”
長八姐陪著笑笑。舒倩跟著哈哈兩聲,琢磨起來。嚴方、嚴方,不好,方嚴!
天呐,那可是拚了命要殺乾隆的人呐!更何況,如今又沒“晴格格”擋著。心中驚怕,不敢直說,隻好陪笑問:“妹妹,那個嚴方身邊,還有什麼人呐?”
“還有個女娃,長的挺好看的,眼睛大大的。據說是她妹妹,叫嚴詩什麼來著。”
什麼嚴詩,分明就是方慈,傳說中的小燕子。舒倩長吸一口氣,看看端柔公主,笑的嫵媚動人。端柔公主乍一見皇後這般模樣,嚇了一跳,不由自主往後蹭。
哪知皇後更快,一把抓住端柔公主一雙手,“妹妹啊,陪嫂子去皇上船裏看看唄!”
乾隆啊,雖然我很想熬死你,可是,你可不能這會兒就死。要死,也得等到十二羽翼豐滿了再領盒飯啊!吩咐奶嬤嬤好好看顧大格格,舒倩捉住端柔公主手腕,就往乾隆船上去。
端柔公主不情不願地,硬生生被拉到乾隆船上。行禮之後,乾隆淡淡問道:“皇後與三妹妹來,有什麼事嗎?”
端柔公主事不關己站在一旁,看著皇後,哼,看你怎麼說,小丫頭!
舒倩莞爾,“臣妾聽十五阿哥說,最近西湖有人唱梁祝,臣妾多年未聽過,覺得新鮮。故而,前來瞅瞅。”
張月、小巧、小書子一致低頭撇嘴,主子娘娘,您就掰吧。
端柔公主一笑,“聽十五阿哥說”,你可真能禍水東引呐。不過說的也沒錯,這個皮條,可不就是十五拉的?
乾隆看皇後一眼,知道她是閑來無事找事幹,略微點頭,“坐吧。三妹妹也坐吧。”看看端柔公主身後長八姐,笑一笑,“長氏,你也坐吧。”
長八姐低頭笑笑,謝了座,挨端柔公主坐下。
不一會兒,外頭通傳,孟知府到了。因皇後與端柔公主都是六十來歲的人了,故而,未設屏風,直接命他進來。
孟知府一進門,看見皇後與公主端坐其上,心中一沉,隻得行禮問安。乾隆故意氣皇後,樂嗬嗬問:“怎麼?嚴家兄妹來了?那嚴小姐可如傳言一般貌美如花?”
孟知府頭頂一層汗,垂首回答,“萬歲爺明鑒,那嚴小姐說,因在湖上,不敢拋頭露麵。故而,一直都是輕紗遮麵。臣也未曾看清此人容貌。”這個嚴詩,好生麵善啊!
乾隆一笑,“哦,半遮半掩,才有味道嘛!”扭頭問皇後,“梓潼意下如何?”
舒倩眯著眼賠笑,“萬歲爺說的是,美人出場,講究的就是猶抱琵琶半遮麵。這樣,才有韻味。”
端柔公主聽了,跟長八姐使個眼色,老老實實坐著不說話。
乾隆則是似笑非笑,衝孟知府擺手,“請進來吧。”
不一會兒,就有一男一女二人,抱著琵琶,拿著月琴,背著蕭進來。對上行禮,低頭垂目。孟知府是個知情識趣的,早就躲出去,到西湖邊上,察看“民情”。乾隆得知了,微微一笑,很是滿意。
舒倩借攏耳邊發鬢時,悄悄拔下頭上金簪,握在手中。趁他二人行禮時,仔細觀看,這個嚴方、嚴詩,與想象中,可是不大一樣啊
作者有話要說:個人認為,文字獄無論冤枉與否,清朝統治者都會認為自己做對了,他們其實作為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大多時候,心裏很沒安全感的
化蝶雙飛
這二人進得船來,對著上頭大禮參拜。嚴方借機大致掃一下船上眾人。大概是皇帝老兒圖樂子,身後隻站了一個老太監伺候,其他侍衛,都遠遠站著。至於一旁坐著的旗裝女子,看年紀,不是妃子,便是皇後吧?
長八姐看來了年輕男子,輕輕站起,繞路躲到皇後身後屏風一角。伸手扶在屏風上,向外細看。瞥見嚴方二人,心中微歎,那一雙手,分明是持劍耍刀之人呀。再想起近日得到消息,說是天理教一支活動猖獗,心中暗笑,老四啊老四,瞧瞧你都養了什麼兒?硬生生拉著仇人叛逆往自己懷裏抱?正在暗笑之時,冷眼瞥上乾隆一雙老眼,心道不好,這小子,該不是真的看上長氏這副皮囊了吧?
端柔公主涼涼地坐在一旁,看看嚴方,再看嚴詩,心中微笑,小四子,這一回,你可真要嚐嚐牡丹花下的滋味兒咯!
乾隆掃一眼二人,月琴、琵琶、蕭搭配,還是頭一回見。隻是不知唱起來如何。那個小娘子,確實身段婀娜,隻可惜,氣質跟長氏相比,卻是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