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習俗(2 / 3)

春聯的顏色也有不同,一般人家春節都用紅紙寫,廟宇要貼用黃紙寫的春聯。如果守孝,第一年要用白紙寫,第二年要用綠紙寫,第三年要用黃紙寫,守孝滿三年後才能恢複正常,用紅紙寫。清朝統治者是滿族人,因為滿族崇尚白色,所以清代宮廷中春聯用外麵包藍邊裏麵鑲紅邊的白紙寫。

由於春聯能表達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因此一直流傳至今。

貼年畫

春節貼年畫的習俗很普遍,濃墨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增添了許多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群眾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自產生之後朝文學方向發展,而年畫則朝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迎春接福》、《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彩色年畫。隨著象征吉慶有餘的年畫時間的發展,年畫題材更加廣泛。最常見的有:一個胖娃娃抱著一條大鯉魚,象征著吉慶有餘;一個聚寶盆和一棵搖錢樹,象征著招財進寶。年畫還有風景畫、花鳥畫等。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結合起來,形成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為一的形式,深受人們喜愛,至今仍盛行於全國各地。

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類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麵。

還有一個“劉海戲金蟾”的故事。相傳劉海是五代時人,燕國的丞相,後來學道成仙。據說他變成了仙童,前額留短發,騎在金蟾上,手裏舞著一串錢,表示財源廣進,大富大貴,是一種福氣的象征。所以有些人家過年時把“劉海戲金蟾”的圖畫貼於自己家中。

倒貼福字

春節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福字倒著貼意為“福到”的“福”字,這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古時,“福”字的意思是“福氣”、“福運”,現在的意思是“幸福”。春節貼“福”字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福”字倒著貼則表示“福氣已到家”或“幸福已到家”。

這個倒貼“福”字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為記號,準備殺人。善良的馬皇後得知此事後,想消除這場災難。於是,她命令全城的百姓家家門上都在天亮之前貼上“福”字。城裏的百姓都奉旨照做了,其中有一家人全家沒有一個識字的,雖然找人寫了“福”字,拿回家卻給貼倒了。第二天,朱元璋上街私訪,看到家家戶戶門上都貼了“福”字,正納悶時,走到貼倒了“福”字那家的門口。他一看,立即勃然大怒,下令要把這一家全部斬首。馬皇後靈機一動,急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是‘福到家’的意思。”朱元璋一聽,心花怒放,於是赦免了這一家人。馬皇後的善良、機智不僅救了這一家人,還免去了一場慘案。後來,人們為了感謝馬皇後,便把“福”字倒貼起來,同時也希望“福”能到自己家來。

放鞭炮

除夕夜晚,當十二點鍾聲敲響之時,整個中華大地,爆竹響聲震天,把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就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句子。中國民間還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爆竹是中國特產,也稱“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古時,人們把竹竿燃燒後,竹節裏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劈裏啪啦的響聲。這就是“爆竹”的由來。最初燃爆竹是用來驅走妖怪和野獸的。到了唐代,出現了許多煉丹家,他們發現將某些煉丹原料放進一個容器裏燃燒,會發出震耳的聲音。例如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在一起,經過化學反應,就能引起燃燒和爆炸。火藥就這樣產生了。隨著火藥的發明,人們將火藥填充在竹筒裏,產生了“爆竹”。宋代時,人們開始用紙把火藥卷起來進行捆紮,並用藥線綁在一起,一經點燃,百餘響連綿不絕,這就是今日鞭炮的原型了。到了明清時期,爆竹的種類更加繁多,發展更為迅速。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裏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活動。

關於春節燃放爆竹的習俗有一個傳說。

相傳“年”是一種讓人生畏的動物,每到年三十就要出來襲擊人和家畜。有一年歲末,一個白胡子老頭兒告訴人們他有辦法將“年”獸驅走。晚上,當“過年放爆竹是中國節日裏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活動年”獸像往常一樣準備肆虐的時候,白胡子老頭兒點燃爆竹,傳來了一聲炸響,“年”獸嚇得渾身發抖,不敢靠前。老頭兒大笑著身披紅袍從院子裏走出來,“年”獸頓時驚慌失措,倉惶逃走。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劈裏啪啦”的炸響聲。而白胡子老頭兒正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怕“年”獸再來,所以每年的除夕家家戶戶都貼紅色的春聯,燃放爆竹,並且通宵點燈,守更待歲。由於“年”是被神仙驅走的,所以人們總是要燒香拜佛,請求各路神仙保佑平安。

煙花如今放鞭炮已經是大家十分熟悉而喜愛的活動了。現今的鞭炮、煙花都由火藥製成,科技發達了,煙花也更加絢麗多彩。湖南瀏陽、廣東佛山、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在2008年北京舉辦的奧運會上,我國運用高科技,製作出別具一格的煙花,令全世界矚目。不過燃放鞭炮、煙花有一定的危險性,在喜慶的氣氛中,燃放鞭炮、煙花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給喜慶的節日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