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刮拭腹腔神經叢反射區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手掌第二、第三和第四、五掌骨之間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3.刮拭胃反射區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手掌第一掌骨遠端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方法三 四肢經穴刮痧法

1.刮拭足三裏穴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小腿前外側的足三裏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2.刮拭公孫穴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足內側第一蹠骨前下方的公孫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3.刮拭內關穴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的內關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4.刮拭陽陵泉穴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小腿外側腓骨頭下方的陽陵泉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5.刮拭太衝穴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足背第一、第二蹠骨間太衝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操作原理

足三裏穴、公孫穴善於治療胃部病症,能夠有效緩解胃痛、胃脹、惡心嘔吐等症狀;內關穴能夠寬胸利氣,降逆止嘔;陽陵泉穴、太衝穴能夠疏肝解鬱,疏通一身氣機。

·方法四 背部經脈刮痧法

1.刮拭督脈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豎刮法反複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脈15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督脈位於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適中,不可過大,以免刮破皮膚。

2.刮拭足太陽膀胱經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豎刮法反複刮拭背部正中旁開1.5寸的膀胱經兩條側線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重點以角刮法刮拭脾俞穴、胃俞穴。

操作原理

刮拭兩經可補充人體陽氣,重點刮拭脾俞穴、胃俞穴可使對應髒腑功能加強。

三、感冒

感冒是最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疾患,是由於受風受寒後,呼吸道局部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病毒或細菌所致。常見表現有頭痛、鼻塞、流涕、噴嚏、流淚、惡寒、發熱、周身不適或伴有輕微咳嗽等。中醫認為本病多由機體正氣不足、邪氣乘虛而入所致,大致分風熱感冒與風寒感冒兩類。

·方法一 頭頸部刮痧法

1.刮拭頭頂部

從前頭部神庭穴至後頭部後頂穴,經頭頂百會穴沿著頭部正中線,以豎刮法反複刮拭30次,以頭皮部發熱為度。

2.刮拭側頭部

從側頭部的太陽穴至後頭部風池穴,沿著耳郭弧線以平刮法反複刮拭30次,或以頭皮部發熱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點刮拭風池穴。

3.刮拭後頸部

從後頸部發際正中的啞門穴至大椎穴,沿著脊柱正中線以豎刮法反複刮拭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可以配合角刮法重點刮拭大椎穴。

操作原理

刮拭頭部各區域能夠解表驅邪,宣通肺氣,緩解感冒症狀。

·方法二 足部反射區刮痧法

1.刮拭鼻反射區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豎刮法反複刮拭足拇趾內側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2.刮拭肺、支氣管反射區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複刮拭前腳掌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3.刮拭扁桃體反射區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雙足拇趾根部兩側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4.刮拭喉、支氣管反射區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雙足背第一、第二蹠骨之間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操作原理

肺與支氣管、喉與支氣管反射區能夠宣通肺氣、緩解發熱、咳喘的症狀;鼻、扁桃體反射區能夠有效緩解鼻塞、鼻涕、咽痛等症狀。

·方法三 手部反射區刮痧法

1.刮拭鼻反射區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拇指指腹橈側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2.刮拭喉、氣管反射區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拇指背側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3.刮拭肺、支氣管反射區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複刮拭雙手掌靠近掌指關節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方法四 四肢經穴刮痧法

1.刮拭合穀穴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虎口處合穀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2.刮拭曲池穴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肘橫紋外側端的曲池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3.刮拭足三裏穴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膝蓋外下方的足三裏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4.刮拭太溪穴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複刮拭足外踝與跟腱之間的太溪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

操作原理

合穀穴、曲池穴清熱解表,疏利陽明;足三裏穴調整脾胃,提升正氣;太溪穴滋陰潤肺,清熱除濕。

·方法五 背部經脈刮痧法

1.刮拭督脈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豎刮法反複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脈15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督脈位於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適中,不可過大,以免刮破皮膚。

2.刮拭足太陽膀胱經

局部塗抹少量刮痧油,以豎刮法反複刮拭背部正中旁開1.5寸的膀胱經兩條側線30次,或以局部出痧為度。重點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礫、結節處。

操作原理

刮拭兩經可提振全身陽氣,促進髒腑功能增強,改善感冒症狀。

四、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係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項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頭暈,重者伴有惡心嘔吐,臥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