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不是為平衡而平衡,而是加強和改進國家宏觀調控,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如何利用外彙儲備,實現這些錢的保值和增值是我國現階段要麵臨的一個重要的經濟課題之一。為此我國也製定了一係列經濟政策。
(1)運用外彙儲備建立國家物資儲備
可將國家外彙資產劃分為流動性部分與投資性部分:前者保留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中,作為“官方外彙儲備”,供貨幣政策操作;後者作為“其他官方外彙資產”,由財政部或專設機構持有。隨著彙率市場化的深入發展,未來可按照“藏彙於民”的思路,配合外彙管製放鬆的步調,鼓勵企業和居民購買並持有外彙資產。央行持有的“官方外彙儲備”,主要投資於發達國家的高流動性和高安全性的貨幣工具和政府債券。
(2)建立國家主權養老基金
目前我國養老基金體係麵臨人口老齡化加速、資金運用缺口大、基金投資回報率低、社會保障覆蓋率低等問題。由於目前尚未建立全國性的統籌體係,以致我國政府無法利用一個省的儲備資金來為其他省的缺口提供融資。資金問題在那些工業逐漸衰退和老齡工人越來越多的省份會變得更嚴峻。擴大養老金覆蓋範圍的要求必然對現行養老基金體係增加資金壓力。而建立主權養老基金、實行專業化運作、參與全球投資,可以滿足養老基金的增值需要,從而緩解未來養老金償付的壓力。
(3)建立外彙儲備國家投資公司
參照國際先進經驗,積極組建國家對外投資機構,提高外彙儲備投資效率。在挪威,外彙由挪威央行組建的基金投資機構——挪威銀行投資管理公司來進行投資。它的投資特點是組合式的,也就是說,資產分配極其分散,除了債券外,在全球的42個不同國家的金融市場進行的投資,涉及股票、債券、房地產等。這樣可以把風險降低,達到保值的效果,平均收益率為9%。在新加坡,政府專門成立了投資公司進行長期的固定收益性投資,主要投資方向是購買歐美國家的國債。
(4)建立外彙平準基金
目前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國都是通過財政部持有的外彙平準基金來穩定彙率的。與財政部持有不同的是,我國的基金可以在現有的國家外彙管理局儲備司的基礎上組建,國家授權央行管理,由外彙管理局具體操作經營。這樣做的好處是,按照路徑依賴,順應中國外彙儲備管理的發展路徑,製度變遷的成本小。
一定的外彙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而在高外彙儲備的我國,合理地利用外彙儲備不僅關係到國家經濟的整體實力,更是關係到國民經濟的穩定。
總之,在全球經濟整體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高額的外彙儲備顯示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它可以為國家的整個金融體係的穩定和風險的化解提供一個強有力的保障。不過在,在全球熱錢到處遊擊獵取的現在,過高的外彙儲備反而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的風險,這也使我們不得不關注。我們一定要保持經濟的理性,透過數字的背後,去解讀中國的外彙儲備。
經濟學指導你的生活: 我們在判斷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時,往往會參照一國的GDP或者一個國家的外彙儲備規模等。可見,外彙儲備已經成為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的一項重要的指標。它是大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