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走向——外彙儲備(1 / 2)

其次,外彙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彙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彙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彙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彙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高額的外彙儲備具有緩衝作用,是有益的,但不能說它是絕對安全的,外彙儲備也並非多多益善。近年來我國外彙儲備規模的急劇擴大對經濟發展產生了許多負麵影響。我國每年要引進大約500億美元的外商投資,為此國家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我國又持有大量美元的外彙儲備閑置不用。這樣,一方麵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麵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可忽視。一定規模的外彙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如果我國外彙儲備的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

可見,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不是為平衡而平衡,而是加強和改進國家宏觀調控,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如何利用外彙儲備,實現這些錢的保值和增值是我國現階段要麵臨的一個重要的經濟課題之一。為此我國也製定了一係列經濟政策。

(1)運用外彙儲備建立國家物資儲備

可將國家外彙資產劃分為流動性部分與投資性部分:前者保留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中,作為“官方外彙儲備”,供貨幣政策操作;後者作為“其他官方外彙資產”,由財政部或專設機構持有。隨著彙率市場化的深入發展,未來可按照“藏彙於民”的思路,配合外彙管製放鬆的步調,鼓勵企業和居民購買並持有外彙資產。央行持有的“官方外彙儲備”,主要投資於發達國家的高流動性和高安全性的貨幣工具和政府債券。

(2)建立國家主權養老基金

目前我國養老基金體係麵臨人口老齡化加速、資金運用缺口大、基金投資回報率低、社會保障覆蓋率低等問題。由於目前尚未建立全國性的統籌體係,以致我國政府無法利用一個省的儲備資金來為其他省的缺口提供融資。資金問題在那些工業逐漸衰退和老齡工人越來越多的省份會變得更嚴峻。擴大養老金覆蓋範圍的要求必然對現行養老基金體係增加資金壓力。而建立主權養老基金、實行專業化運作、參與全球投資,可以滿足養老基金的增值需要,從而緩解未來養老金償付的壓力。

(3)建立外彙儲備國家投資公司

參照國際先進經驗,積極組建國家對外投資機構,提高外彙儲備投資效率。在挪威,外彙由挪威央行組建的基金投資機構——挪威銀行投資管理公司來進行投資。它的投資特點是組合式的,也就是說,資產分配極其分散,除了債券外,在全球的42個不同國家的金融市場進行的投資,涉及股票、債券、房地產等。這樣可以把風險降低,達到保值的效果,平均收益率為9%。在新加坡,政府專門成立了投資公司進行長期的固定收益性投資,主要投資方向是購買歐美國家的國債。

其次,外彙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彙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彙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彙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彙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高額的外彙儲備具有緩衝作用,是有益的,但不能說它是絕對安全的,外彙儲備也並非多多益善。近年來我國外彙儲備規模的急劇擴大對經濟發展產生了許多負麵影響。我國每年要引進大約500億美元的外商投資,為此國家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我國又持有大量美元的外彙儲備閑置不用。這樣,一方麵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麵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可忽視。一定規模的外彙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如果我國外彙儲備的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