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也要走出國門——人民幣國際化(2 / 2)

而在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人民幣的流通使用則是伴隨旅遊業的興起而得到發展的。中國每年都有大批旅遊者到這些國家觀光旅遊,因而在這些國家可以用人民幣購買商品的購物店越來越多,於是,用人民幣兌換本國貨幣的兌換店和銀行也開始出現。在韓國比較知名的購物酒店、商場、賓館等每日都公布人民幣與本地貨幣、本地貨幣與美元的比價。人民幣同美元及本地貨幣一樣,都可以用於結算和支付。

最後則是在中國的澳門和香港地區。由於內地和港澳地區存在著密切的經濟聯係,特別在近年來相互探親和旅遊的人數日益增多,也因此,人民幣的兌換及使用相當普遍。在現階段很多購物商場、賓館,尤其是遊人的購物點都報出人民幣與港幣的彙率並直接受理人民幣。由於港幣可以隨時兌換成美元,而實際上人民幣也可以隨時通過港幣這個中介兌換成美元。

從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來看,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對於一個國家貨幣的國際化進程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而貨幣的國際化則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一個重要的表現。當前國家間經濟競爭的最高表現形式就是貨幣競爭,而如果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替代性增強,這不僅將現實地改變儲備貨幣的分配格局及其相關的鑄幣稅利益,而且將對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巨大的影響。不過,在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下,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仍然存在眾多障礙。從整體上來講,目前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國內金融市場廣度、深度和國際標準化程度不足;國際化過程中人民幣對外價值可能發生巨大變動,妨礙經濟政策自主性;人民幣國際流通量增長不足等等。

中國宏觀經濟存在著眾多的矛盾,還很不穩定,微觀機製有待健全,金融體係較為脆弱,同時金融監管也比較薄弱,國際環境較為嚴峻。在現階段,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前提條件的成熟,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那麼,針對當前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種種矛盾與問題,我們應該怎樣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呢?

首先,積極創造人民幣國際化的經濟、政治條件。這就要求中國經濟必須持續穩定增長並在亞洲地區保持領先地位,繼續保持人民幣幣值的相對穩定,這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

其次,設立人民幣自由兌換試驗區。在推行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選擇與對人民幣認同感較高國家接壤的邊境地區,如在雲南、廣西等邊境地區實行人民幣特殊管理政策,兩地居民與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幣資金可通過銀行途徑兌換為可自由兌換貨幣或毗鄰國家貨幣,這將為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提供一個前提條件。

再次,進一步放寬人民幣出入境限製。在中國與老撾、越南、緬甸的邊境毗鄰地區,逐步取消人民幣出入境的政策性限製,推行立法,使其在有法可依的條件下,推進人民幣成為區域性國際儲備資產和國際支付手段。

最後,國家對人民幣境外流通采取鼓勵和保護政策。特別是在對外經濟往來中主動使用人民幣。在條件成熟時,中國企事業單位,在對外貿易和其他經濟往來中可主動使用人民幣。

總之,人民幣的國際化將是一個長期過程,這也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世界性的話題。

經濟學指導你的生活: 人民幣的國際化,是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逐步擴大的一個重要的表現。這就意味著人民幣的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逐步的過程,它的實現要以中國的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前提。當中國的經濟影響力達到足以使自己的貨幣成為世界性貨幣的時候,那麼人民幣的國際化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