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2 / 3)

所以,YI每到一處,人們都獻上厚禮,熱情款待,然後會有一群領袖出麵,極力邀請大俠客能夠加入他們的行列,一起完成千秋大業,鑄就新的豐功偉績,而YI總是婉拒。為了安撫他們,他還一次次以神弓之名對天發誓,永遠獨立在一切陣營之外。三番五次之後,人們終於不得不默許了YI的立場。當然還是有些人認為他這種消極態度是“不作為”,是對蒼生的不負責任,甚至罵他不是鷹熊而是孬種,但YI都不為這些指責所動,依舊我行我素,而人們也對他無可奈何。

一想到自己能阻止人死於妖獸之口,卻無法阻止人死於人之手,偉大的俠客YI就感覺到自己不夠偉大,所以決定暫時離開江湖,去思考他心中的困惑。

路過終南山時,他又去拜望那個老頭。

當年,YI曾四處尋訪一件合適的兵器,來承受他那鋼筋鐵骨爆發出的超人力量,最後找到了這個額頭上有一個“@”印記的老頭。如今,功業已成,物歸原主。老頭手撫神弓,捋著自己的白胡子,笑吟吟地望著中年漢子,說日後或許還會用得上,YI想了想,隻抽了一支金剛箭留下。老頭不再堅持,便在石桌上擺上一壺清酒,兩個人對飲了起來。

YI覺得老頭兒有點半神半仙的感覺,本打算向他討教一二,不過幾杯下肚,腸胃溫熱起來,暖酥酥的感覺開始在滿帶風塵的身體裏流蕩,令他有些陶然了。一陣清風漫過山林,翠枝漫舞,聲如波濤,YI忽然覺得其實許多問題或許不必追問,問了也未必有結果,有結果也未必如意,天地之大,亙古滄桑,實在難以言說,於是便默默地一飲而盡,相視一笑,一飲而盡,彼此點頭,一飲而盡,起身告辭。

下山的時候,YI略帶薄醉,心中那些困惑早已飄散了。滿天的霞光,映照出大地上一個長長的影子。

4

YI回到泥塘村的那個夜晚烏雲翻滾、雷聲陣陣,卻沒有一滴雨落下,空氣中有股酸味兒,全村人正緊閉雙眼,躺在悶熱的蒸籠裏汗流浹背,集體做著惡夢。就在這二更天的緊要關頭,隻見那條崎嶇小路上忽然現出一個黑影,在遮天蔽日的陰雲下飄了過來,悄然消失在村子北麵那座空房中,整個村子繼續在夢魘中沉淪。

天亮後,人們發現村子南邊的界碑上插著一支金剛箭,在晨暉下閃著寒光。

大家不約而同地聚集到村長家裏,討論起大家一齊做的夢。

在YI離開的這些年裏,村子鬧過三次幹旱、五次饑荒和兩次瘧疾,餓死病死老死鬱悶死了十幾個人,夭折了七八個嬰兒,有對孤苦伶仃的兄妹跟著一個從這裏路過的部落走了。泥塘村仍然在雨天黏糊糊,在晴天硬邦邦,在風吹日曬中變換著形狀。雖然還有個把老得眼睛都睜不開的阿公阿婆偶爾念叨一下那個叫YI的小孩,多數人對這個名字已不太有印象了。又由於噩夢之故,所以大家雖覺得大俠YI歸來固然是很光榮的事,但心裏麵卻總有種說不清楚的疙疙瘩瘩的感覺,況且現在外麵世道有些亂,到處都在打仗,大俠歸來的目的還不是很清楚,因此,討論的最終結果是,他們一致決定,當這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老鄰居、老哥們來自己家串門的時候,除了要嘮嘮家長裏短、報以熱情的微笑外,同時也保持一定的距離。

幾天過去了,卻沒什麼動靜。

大俠榮歸故裏之後竟然都不出來和老朋友、老鄰居、老哥們打個招呼?這未免令人寒心。於是大家猜測,其實並沒有什麼人回來,甚至有人說所謂萬世第一大俠客YI竟然是從這片爛泥塘裏走出去的這種說法可能隻是老頭子們的一種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