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譯》的每一期都設定了一二個或二三個主題來選譯和編排文章,其中有一些對於有關問題的研究,至今仍不失參考的價值,這也是我把它們買下來的原因。
試舉一例。1975年第4期(也是總第4期)上登載了英國史家阿諾德·湯因比的“誰將繼承西方在世界的主導地位”一文,文末標明譯自1974年9月號美國《思潮》月刊,此文原載1974年夏季號英國《地平線》季刊,譯者即為張仲禮。在湯因比看來,“將繼承的”不會是蘇聯或日本,它們在這場競賽中已經被淘汰了,而黑非洲和印度也已被淘汰了,必須向東亞的社會去找西方的繼承人。作為西方的潛在的繼承人,最具備經得起資格審查的就是中國。“中國現在已跨出了步子,走進了今天廣闊的世界,但我們還不知道它在這個全球性的舞台上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它可以僅僅成為第三個相互競爭的超級大國,但是由於全世界處於目前這樣的境地,中國有著一個擔任更具有建設性的角色的機會。”想一想這些話寫於近40年前,可以看到湯氏的預見力頗為驚人,至今依然有效,中國不正是“走進了今天廣闊的世界”了嗎?不正是有“擔任更具有建設性的角色的機會”了嗎?這“湯因比之問”,比今天人們談論中國崛起、中美G2(兩國集團)、“當中國統治世界時”(有點聳人聽聞)之類的觀察家早了30年左右。在該文中,湯因比注意並指出了中國曆史上王朝周期性更替的規律。“19世紀中國社會的崩潰隻是一係列周期性的崩潰中的一次。這種崩潰一般導致了改朝換代,而並未帶來任何根本性的改變。”指出這一點也早於20世紀80年代兩位中國學者用係統論方法寫出的《興盛與危機》,當然,這一點也許更早時便已有人指出了,但湯因比作為一名史家的思想穿透力已由此可窺一斑。想順便一提的是,當年發表這篇文章的《地平線》季刊不知“何方神聖”?我雖在英國大學有一段讀書的經曆,後又幾度赴英,卻從未聽說過或見到過《地平線》,估計已不存在了吧?
同一期在“所謂議會道路”標題下摘譯了三篇文章,外加一篇出自“上海八一鑄鋼廠青年工人諸自建”之手的評論文章《此路不通》,集中於南美國家智利的政治發展。1970年,智利社會黨人阿連德領導“人民聯盟”贏得大選勝利,當選總統,一時被視為經由“和平過渡”進入社會主義的實例,但“好景”不長,1973年的“9·11”,陸軍總司令皮諾切特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阿連德政府,阿連德本人身亡。皮諾切特奪權後在位17年,直到1990年交出權力為止。在此期間,智利在政治上實行高壓,根據後來智利政府的一份報告,在那17年間,有3197人死於該國秘密警察之手或失蹤。在經濟上則實行自由放開,起用深受芝加哥大學自由市場理論家米爾頓·弗裏德曼影響的一批人策劃和實施經濟政策,經濟取得較快增長。這一情形與韓國樸正熙治下的18年(1961——1979)頗為相似,在樸正熙領導的18年間,韓國擺脫了經濟落後狀況,實現了經濟起飛,成為亞洲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但那一時期政治上的高壓卻頗為人詬病。1979年,樸正熙為其親信中央情報部部長金載圭所刺身亡。此前數年,就曾有刺客欲刺殺他,不料子彈打中的是他身旁的夫人陸英修,夫人無辜身亡。他們的女兒樸槿惠,剛於前些時當選新一任韓國總統,創下韓國曆史上父女出任總統的先例。而智利皮諾切特的個人命運則要好些,盡管一直有人提出要審判他,卻能於2006年12月得以善終。智利皮氏和韓國樸氏當政期間國家政經的驚人相似,不知是不是一種必然,抑或是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必然?這是值得研究者們深長思之的。《摘譯》為我們留下了一些有用的曆史資料。
《摘譯》的每一期都設定了一二個或二三個主題來選譯和編排文章,其中有一些對於有關問題的研究,至今仍不失參考的價值,這也是我把它們買下來的原因。
試舉一例。1975年第4期(也是總第4期)上登載了英國史家阿諾德·湯因比的“誰將繼承西方在世界的主導地位”一文,文末標明譯自1974年9月號美國《思潮》月刊,此文原載1974年夏季號英國《地平線》季刊,譯者即為張仲禮。在湯因比看來,“將繼承的”不會是蘇聯或日本,它們在這場競賽中已經被淘汰了,而黑非洲和印度也已被淘汰了,必須向東亞的社會去找西方的繼承人。作為西方的潛在的繼承人,最具備經得起資格審查的就是中國。“中國現在已跨出了步子,走進了今天廣闊的世界,但我們還不知道它在這個全球性的舞台上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它可以僅僅成為第三個相互競爭的超級大國,但是由於全世界處於目前這樣的境地,中國有著一個擔任更具有建設性的角色的機會。”想一想這些話寫於近40年前,可以看到湯氏的預見力頗為驚人,至今依然有效,中國不正是“走進了今天廣闊的世界”了嗎?不正是有“擔任更具有建設性的角色的機會”了嗎?這“湯因比之問”,比今天人們談論中國崛起、中美G2(兩國集團)、“當中國統治世界時”(有點聳人聽聞)之類的觀察家早了30年左右。在該文中,湯因比注意並指出了中國曆史上王朝周期性更替的規律。“19世紀中國社會的崩潰隻是一係列周期性的崩潰中的一次。這種崩潰一般導致了改朝換代,而並未帶來任何根本性的改變。”指出這一點也早於20世紀80年代兩位中國學者用係統論方法寫出的《興盛與危機》,當然,這一點也許更早時便已有人指出了,但湯因比作為一名史家的思想穿透力已由此可窺一斑。想順便一提的是,當年發表這篇文章的《地平線》季刊不知“何方神聖”?我雖在英國大學有一段讀書的經曆,後又幾度赴英,卻從未聽說過或見到過《地平線》,估計已不存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