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3)

那天實在忍不住了,蘇秀說了兩句,這老太太就不爽了,居然說,我是不知道的,我以前又不做這個。

哎喲,你以前不做反倒光榮了?

凡此種種奇葩細節,每天都湧到蘇秀麵前。更讓蘇秀犯難的是,老太太馬華個性上的嚴肅勁兒和喜歡上綱上線,讓小孩子何小悠有些抗拒。小孩子說不清理由,隻是對媽媽說,我不想要奶奶來接了,我要自己回家。

於是蘇秀意識到:正如之前所料,這婆婆漸成了自己情緒上的對立麵。

這樣下去,多半不妥,心情還是其次,主要的是,這以後還指望她來帶新生兒呢,這才是更長遠的問題。

蘇秀感覺萬千螞蟻在心裏爬動。她想,還有什麼辦法?

但是想不出來。

她把視線重新投向電腦裏的三維地圖。

這狗血的中國式放學之路,它幾乎難倒了所有家長。

今天對蘇秀來說,是倒黴的一天。

當她衝著電腦上的三維地圖發愣的時候,部主任廖靜山突然找她,說有事商量。

蘇秀走進廖主任的辦公室,她注意到了他略有躲閃之意的眼神。果然,他說的話讓她吃了一驚。

廖主任說:“蘇秀,報社考慮到了我們新媒體部門的特殊性,決定從下周起,讓我們部門的采編人員分批去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網絡公司學習。這也是下了決心的,雖然咱們這裏的工作是連軸轉,誰都不太跑得開,但不出去學不行啊,網絡媒體分分鍾都在創新,一不留神就跟不上用戶需求的變化了,所以編委會這次下了狠心,決定讓我們輪番出去充電。由此編委會研究了我們部門的人員結構,也考慮到了目前你身體狀況的特殊性,所以想讓你換個崗位,因為這樣赴外地培訓對你來說,是不現實的,所以也算是照顧你,想讓你調去閱評組。”

蘇秀一愣,耳畔鳴響。

她說:“我還是喜歡我們部門。”

她心想,閱評組?閱評組都是退居二線的老同誌去的,去那兒就意味著邊緣化,本來快要生寶寶了,邊緣化就邊緣化唄,但問題是,生完孩子後又不是不用幹活謀生了。如果就此一直待在閱評組了,那可不行,不僅因為那兒的收入全報社最低,更因為在那兒待個兩三年下來,人絕對落伍了,絕對跟不上報社主流工作的節奏了。所以,即使現在他們答應你生了孩子後可以調出來,但這兩三年下來,其他哪個好一點的部門還會要你啊。

蘇秀在媒體待了將近二十年,當然看得明白這道理。

所以她不想去閱評組。

她看著廖主任,哀求道:“我不去,廖主任,我喜歡我們這兒,我喜歡做這裏的工作。”

廖主任臉上有為難的表情,他繼續勸:“蘇秀,其實,調整一下也好,你在一線衝了那麼多年,如今,在像我們這樣的傳統媒體裏,讓自己先靜一下,是好的。”

蘇秀心想,正因為如今人人都看到了紙媒危機,所以自己既然已在新媒體部了,就絕對不能被人調出去,其他部門的人都爭著想擠進來呢。尤其年輕一點的,他們可不怕辛苦,怕的是上這個班學不到新東西。這年頭,能學到新東西的平台就算是好平台了。

那天實在忍不住了,蘇秀說了兩句,這老太太就不爽了,居然說,我是不知道的,我以前又不做這個。

哎喲,你以前不做反倒光榮了?

凡此種種奇葩細節,每天都湧到蘇秀麵前。更讓蘇秀犯難的是,老太太馬華個性上的嚴肅勁兒和喜歡上綱上線,讓小孩子何小悠有些抗拒。小孩子說不清理由,隻是對媽媽說,我不想要奶奶來接了,我要自己回家。

於是蘇秀意識到:正如之前所料,這婆婆漸成了自己情緒上的對立麵。

這樣下去,多半不妥,心情還是其次,主要的是,這以後還指望她來帶新生兒呢,這才是更長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