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沉默不語,許久才說:“你不知道啊!我的確有難言的苦衷。現在我已經身居輔政高位,樹大招風,如果再接受安漢公的稱號,就過猶不及了!就算我對漢室忠心耿耿,也會有人說三道四。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流言蜚語多了,太後的意誌也會動搖。真要是那樣,就可怕了!”
王閎聞言,覺得他說得在情在理,也就不再勉強王莽,回長信宮向太後複命了。他建議太後不要再逼王莽接受賞賜了,就按王莽的意思辦,先讓他出來工作。太後同意了他的建議。
躲不掉的安漢公
太後王政君下詔:太傅、博山侯孔光輔佐了四代皇帝,一直擔任太傅、丞相的要職,在朝野聲望卓著,增加封邑一萬戶,擢升為太師,參與決策國家大事;車騎將軍、安陽侯王舜善良仁愛、孝心可嘉,迎接中山王繼承帝位,勞苦功高,增加封邑一萬戶,擢升為太保;左將軍、光祿勳甄豐輔佐和保衛三代皇帝,忠心耿耿,迎接中山王繼承帝位並盡心輔佐,封廣陽侯,食邑五千戶,擢升為少傅;加侍中銜奉車都尉甄邯勤勤懇懇地侍奉和保衛皇帝,倡議擁立新君,封承陽侯,食邑二千四百戶。
對孔光四個人的封賞是按照王莽的意思辦的,但讓王莽沒有想到的是,封賞了孔光等人之後,大臣們要求加封他自己的呼聲更高了。和這些人比起來,王莽的功勞要大得多,賞賜了他們,怎麼能不賞賜王莽呢?
王莽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此前光顧著謙讓了,沒預料到這樣的結果。他在家裏急得團團轉,“弄巧成拙,弄巧成拙啊!這次又大意了,我這是怎麼搞的?疏忽了一次又一次。”王莽表麵上懊惱,但在內心裏還是有些得意的。太後對自己這麼信任,朝臣們對自己這麼擁戴,自己的威望如日中天,隨便什麼人,都難免會得意洋洋。人之常情,不足為怪!
大臣們上奏說:“大司馬王莽雖然不願意居功,再三推讓,但朝廷還是應該表彰他,不讓天下人失望。”
看來不賞賜王莽,滿朝文武是不會罷休了。太後王政君有些頭疼,一邊是死活不肯接受封賞的王莽,一邊是不賞就不善罷甘休的群臣。她索性不再征求王莽的意見,直接下詔,“大司馬、新都侯王莽,侍奉三代皇帝,位居三公,承擔著周公一樣的重任,主持製定令國家長治久安的大政方針,憑著自己的功德成為眾望所歸的朝臣領袖,高風亮節播揚四海,連蠻夷之地的人都思慕他的德望,因此,月裳氏跋涉千山萬水,進獻白雉。所以,以召陵、新息兩縣的二萬八千戶擴大他的封邑,免除王莽後代的差役,允許其繼承爵位和封邑,按照賞賜蕭何的成例獎賞王莽。”
王莽被任命為太傅,主持四輔(太師、太傅、太保、少傅四個輔佐皇帝的大臣)的工作,稱“安漢公”。漢朝政府還專門出台了一項具有永久效力的法律,即以漢初相國蕭何的官邸作為安漢公的官邸,萬世不易。
麵對這份詔令,王莽的心情是複雜的。他想拒絕安漢公的稱號,但現在太後直接下旨了,再不接受,就是不給太後麵子,是抗旨不尊;而且,自己此前幾次三番地推讓,繼續推辭下去,就顯得有些矯情了,辜負了太後和同僚的美意,會令大家對自己失望的。
還有一點,是王莽樂於見到的,詔令把從前的外戚霍光換成了為漢朝建國立下汗馬功勞的蕭何。周公、蕭何這樣的賢臣,是王莽心中的偶像,能夠和他們並立,對於王莽來說充滿了誘惑。
太後王政君在起草這份詔令的時候,也是煞費苦心的。她了解自己的侄子,知道他忌諱外戚身份,更希望以自己的德行和功勳贏得世人的尊重。所以,王政君有意將原來的榜樣——外戚霍光,換成了漢朝的第一功臣——相國蕭何。
不管怎麼說,“安漢公”的這頂大帽子王莽是躲不掉了,不戴也得戴。他懷著喜悅而又惴惴不安的心情,接受了“安漢公”的稱號以及太傅的職位。但對於增加的封邑和授予子孫的繼承權,王莽堅決推辭掉了。“等老百姓們都豐衣足食之後,再封賞我吧!”王莽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心願。
群臣還在喋喋不休地鼓噪。太後王政君有些不耐煩了,下令說:“王莽自己希望等老百姓都富足了再接受賞賜,我們還是尊重他的想法吧!不要再強其所難。等到這個目標實現了,請大司徒和大司空及時彙報。”同時,太後命令將王莽的俸祿、家臣和歲時賞賜增加一倍。王莽還是謝絕了。
在接受“安漢公”稱號的同時,王莽開始做安定漢室、安定天下的工作,好讓自己名副其實,不愧對“安漢公”這頂大帽子。他建議對諸侯王和功臣的子孫進行封賞,整個社會從上到下都建立一定的等級次序,實現儒家以禮治國的理想藍圖,把大漢帝國建設成禮儀之邦。
除此之外,漢室宗親因為犯罪而被除籍的,可以恢複其宗室身份;退休的高級官吏可以領取相當於原俸祿三分之一的終身退休金;在混亂中被強迫多交賦稅的老百姓,可以獲得相應的國家賠償;哀帝陵寢周圍的平民百姓的墓塚,隻要不影響陵寢正殿的建設,就不必拆遷;免除老百姓置備十人共用的儲積器具的軍事義務;暫停明光宮和三輔馳道的浩大工程,以免勞民傷財;女囚可以每月出錢三百,用來雇人伐木,以代替服刑。
同時,勸科農桑,賑濟貧民,推選貞婦,設置推行教化和諫言政治得失的官位,加封孔子及其後代和周公的後代,以示不忘先賢。以上這些措施惠及了帝國的各個社會階層,王莽因此贏得了朝野上下和黎民百姓的感激和擁戴。千瘡百孔的西漢帝國開始重新顯露出一線生機,人們的精神為之一振,把王莽當成了上天派遣下來的救世主、挽救搖搖欲墜的帝國大廈的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