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暴風雨終於來了(2 / 3)

九月的一天,正是考核官吏的日子。東郡的各級官吏都集中到了郡治濮陽。在王孫慶的策劃下,翟義以太守的身份調動軍隊,發動兵變,扣押了東郡的全體文武官吏,脅迫他們跟自己一起舉兵討伐王莽。

翟義立劉信為皇帝,自任大司馬、柱天大將軍,緊接著就傳檄天下,揭露王莽毒殺平帝的罪行,說王莽居位攝政,擔任假皇帝,意在篡奪劉漢的江山,自己是奉天罰罪的正義之師,號召天下的英雄豪傑響應。

控製了東郡之後,翟義又帶領招募來的勇士進攻山陽(山東金鄉)。東郡和山陽都是西漢人口集中、農業發達的大郡,如果說長安是帝國的首腦,這裏就是帝國的腹心。所以,翟義起兵聲勢浩大,天下震驚。翟義麾下的隊伍迅速膨脹到十多萬人,攻城略地,無人敢與爭鋒。

屋漏偏逢連陰雨。在關東的叛亂如火如荼的時候,關中也後院起火。漢武帝時,被強製遷徙到關中的諸侯後裔趙明、霍鴻等人乘機舉事,與翟義遙相呼應。參與關中叛亂的都是移民的後裔,這些人占到關中人口的一半,所以叛軍迅速發展到近十萬人,席卷了關中二十三縣。

書生就是書生

王莽現在是腹背受敵,他站在未央宮的前殿上,已經可以看到叛軍燒殺劫掠時燃起的熊熊大火。火光照亮了西邊的天空,看得王莽膽戰心驚。“叛軍都進抵長安城郊了,再加把勁就攻進都城了,這可如何是好啊?”王莽心亂如麻,腦子裏一片混沌,除了恐懼之外,想不出什麼對策來。

他畢竟是個書生,製禮作樂、高談闊論,做個清廉簡樸、推行仁政的道德模範還行,但缺乏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帝王氣魄以及從容處理帝國軍政事務的才能。

麵對叛亂蔓延的燎原之勢,王莽驚慌失措、焦慮不安,完全失去了昔日俯瞰天下、唯我獨尊的威嚴和神采。他在自己的官署中急得團團轉,連續幾天睡不著覺,茶不思飯不想。德比周公的當代聖人、權高位重的宰衡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翟義起兵後,王邑、孫建等人率領帝國的精銳之師前往平叛。趙明、霍鴻等人正是看到長安空虛,以為有機可乘,所以才舉兵反叛的。為了應付這近在咫尺的威脅,滿朝的文武大臣都被動員起來。

甄邯擔任大將軍,統一指揮關中的平叛作戰和部署長安的防務,駐紮在戰略要地霸上;太仆武讓駐守函穀關;將作大匠逯並駐守武關;劉歆駐守宛城;王惲駐守平樂宮;騎都尉王晏在長安城北駐紮;趙恢負責把守長安的各個城門。王舜和甄豐負責守衛皇宮。將軍王奇、衛尉王級、大鴻臚閻遷領軍進剿關中的叛軍。

王莽自己在幹什麼呢?他抱著才三歲的孺子嬰跑到宗廟裏,在曆代先皇的牌位前痛哭流涕,希望先皇們的在天之靈保佑自己。王莽哭得這麼傷心,孺子嬰一個小娃娃自然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但看到大人哭,他嚇得也跟著哭。一老一少哭得讓人心酸。

太後王政君看到王莽這副模樣,打心裏鄙夷他,平時高高在上、威風八麵,到了緊要關頭就露出真麵目了,不過是個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窩囊廢。但心裏雖然這麼想,為了國家大事,老太後還得出麵曉諭群臣,讓他們換位思考一下,體諒王莽現在的心情,分擔他的煩惱。

大家都來關心、安慰王莽。“放心吧!這些小毛賊成不了什麼氣候的。”“全天下人都仰慕安漢公的德行和威望,痛恨這些犯上作亂的人。隻要您一聲號召,天下的英雄豪傑都會群起而攻之,平定叛亂不過是時間問題。”“在您的英明領導下,大臣和將領們同心協力,前線的將士奮勇殺敵,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可惜的是,這些寬心丸無法讓王莽那顆火燒火燎的心平靜下來。用心理學的術語說,在環境發生突然的變化後,王莽出現了強烈的應激反應。他哭喪著臉跟大臣們訴苦說:“從前,因為周成王年紀小,周公居位攝政,管叔和蔡叔裹挾殷紂王的兒子祿父,發動叛亂。現在,翟義也像他們一樣,裹挾劉信造反。連古代的聖賢都對這種事頭疼,何況是德才淺薄的我呢?”

大家隻好繼續安慰他,說:“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上天安排這種考驗,就是要凸顯您高尚的品德。”

不管大家怎麼勸,王莽就是無法讓自己鎮定,也想不通。他覺得自己推行仁政、製禮作樂、恩澤廣布,完全是按照往聖先賢的教誨和經驗治理國家的,怎麼偏偏就有人要叛亂呢?難道是自己做錯了什麼,還是聖人的教誨根本就是忽悠人的?

自己沒有做錯,聖人的教誨更不會錯,錯在這些叛賊,是他們本性邪惡,是妖魔鬼怪,要破壞自己為之付出畢生心血的太平盛世,阻攔推行聖人的大道。王莽拚命地給自己打氣,堅定自己的信心。“這也是天意啊!老天爺就是要考驗我的意誌力,好事多磨!”

按照大臣們的分工,王舜和甄豐的職責是保衛皇宮,離王莽這個最高統帥最近,所以他們經常來王莽這裏寬慰他。這天晚上,王舜和甄豐張羅了一些酒菜,命人端到王莽在皇宮裏的值班室——“攝省”(王莽的官署稱為“攝殿”、府邸稱為“攝宮)。

王莽正坐在辦公桌後麵發呆,看到王舜和甄豐兩個人進來,話都不想說,有氣無力地點了點頭,算是跟他們打了招呼。酒菜直接擺到了王莽的辦公桌上,大家就圍著辦公桌喝酒。王莽也不管這兩個人,自顧自地喝悶酒,連飲了幾樽,臉也紅了,氣也粗了,精神開始興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