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還下令取消山林湖泊的禁令,讓大家隨便采摘打撈,解決生活所需,而且是免稅的,直到地皇三十年都不用交稅。但王莽的本意在執行的過程中就逐漸走形了。發放救命糧的官吏們從中漁利,克扣糧食,導致大部分災民都活活餓死。
首都長安都發生了饑荒。王莽向負責的官吏詢問災情,官吏告訴他:“挨餓的都是外地人,本地人一點事兒都沒有。”這名官吏還特意跑到街市上買了些白米飯和肉汁,信誓旦旦地告訴王莽,“本地人吃的都是這些東西!”麻煩纏身的王莽不知道是真的信了,還是懶得理了,就沒再追究下去。
流民叛亂的擴大跟王莽的決策失誤,聽不進正確的意見,用人不當有著直接的關係。流民叛亂多數是為生計所迫,並不是要存心造反。那些在混亂中傷亡的官吏,也不是流民故意加害所致。一次,一名大司馬的屬官外出辦事,落入流民的手中,流民非但沒有加害他,反而護送他回到官府。
這名官吏懷著對流民的同情態度,遞交了一份奏章,向王莽說明實際情況。不想,王莽看後大發雷霆,將這名官吏法辦,還下了一份口氣非常嚴厲的詔令,“官吏不去剿滅盜賊,放任其為非作歹,直到他們敢於公然攔截官員的公車。可氣的是,官員僥幸逃脫後,還替這些盜賊辯護,說什麼是盜賊護送他回來的。迫於生計而違法犯罪的,嚴重的不過是攔路搶劫,輕微的則是小偷小摸。而現在的情況是數以千計的人拉幫結夥,橫行無忌,這就不是為生計所迫了,而是有組織的叛亂。所以,要督促各級官吏全力以赴地剿滅盜賊。再有人替他們辯護的,依法嚴懲。”
翼平郡連帥(以伯爵擔任郡太守的稱“連帥”)田況為了保境安民,阻止流民作亂,禍害地方,動員自己轄區的民眾四萬多人,發給他們武器,用軍法來約束他們。在強大的武裝威懾下,流竄的赤眉軍竟然不敢進入翼平郡境內劫掠。
擅自發放武器、組織武裝的罪名是很大的,有叛亂的嫌疑。所以,田況明智地主動向朝廷上書彈劾自己。王莽沒有追究他的責任,而是讓田況戴罪立功,剿滅盜賊。田況果然不負所望,在剿匪鬥爭中連戰連勝,戰果累累。王莽大喜過望、如獲至寶,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他任命田況為代理青、徐兩州牧,讓他全麵負責這兩個流民叛亂重災區的剿匪工作。
身在剿匪鬥爭的第一線,田況對流民叛亂有著切身的感受,也能夠洞察問題的症結所在。他上書朝廷,指出:“雖然現在盜賊興起的時間不長,根基也不牢固,但絕不是負責地方治安的下層官吏和地方軍隊所能剿滅的。這還不是問題的症結所在,問題是,地方官吏並不把盜賊的事情放在心上。所以,縣一級欺瞞郡一級,郡一級欺瞞朝廷,百人的盜賊說成是十人,千人的盜賊說成是百人。
王莽還下令取消山林湖泊的禁令,讓大家隨便采摘打撈,解決生活所需,而且是免稅的,直到地皇三十年都不用交稅。但王莽的本意在執行的過程中就逐漸走形了。發放救命糧的官吏們從中漁利,克扣糧食,導致大部分災民都活活餓死。
首都長安都發生了饑荒。王莽向負責的官吏詢問災情,官吏告訴他:“挨餓的都是外地人,本地人一點事兒都沒有。”這名官吏還特意跑到街市上買了些白米飯和肉汁,信誓旦旦地告訴王莽,“本地人吃的都是這些東西!”麻煩纏身的王莽不知道是真的信了,還是懶得理了,就沒再追究下去。
流民叛亂的擴大跟王莽的決策失誤,聽不進正確的意見,用人不當有著直接的關係。流民叛亂多數是為生計所迫,並不是要存心造反。那些在混亂中傷亡的官吏,也不是流民故意加害所致。一次,一名大司馬的屬官外出辦事,落入流民的手中,流民非但沒有加害他,反而護送他回到官府。
這名官吏懷著對流民的同情態度,遞交了一份奏章,向王莽說明實際情況。不想,王莽看後大發雷霆,將這名官吏法辦,還下了一份口氣非常嚴厲的詔令,“官吏不去剿滅盜賊,放任其為非作歹,直到他們敢於公然攔截官員的公車。可氣的是,官員僥幸逃脫後,還替這些盜賊辯護,說什麼是盜賊護送他回來的。迫於生計而違法犯罪的,嚴重的不過是攔路搶劫,輕微的則是小偷小摸。而現在的情況是數以千計的人拉幫結夥,橫行無忌,這就不是為生計所迫了,而是有組織的叛亂。所以,要督促各級官吏全力以赴地剿滅盜賊。再有人替他們辯護的,依法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