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需要選擇和放棄的太多,關鍵是明白選擇什麼,放棄什麼。衡量的天平不是高,不是大,不是全,不是美,而是適合。合腳的鞋才能讓你健步如飛,合心的生活才能讓你幸福一生!
最佳選擇與放棄
適合才是最好的
有兩隻老虎,一隻在籠子裏,一隻在野地裏。
在籠子裏的老虎三餐無憂,在野外的老虎自由自在。兩隻老虎經常進行親切的交談。
籠子裏的老虎總是羨慕外麵老虎的自由,外麵的老虎卻羨慕籠子裏的老虎安逸。一天,一隻老虎對另一隻老虎說:“咱們換一換。”另一隻老虎同意了。
於是,籠子裏的老虎走進了大自然,野地裏的老虎走進了籠子。從籠子裏走出來的老虎高高興興,在曠野裏拚命地奔跑;走進籠子的老虎也十分快樂,他再不用為食物而發愁。
但不久,兩隻老虎都死了。
一隻是饑餓而死,一隻是憂鬱而死。從籠子中走出的老虎獲得了自由,卻沒有同時獲得捕食的本領;走進籠子的老虎獲得了安逸,卻沒有獲得在狹小空間生活的心境。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許多時候,人們往往對自己的幸福熟視無睹,而覺得別人的幸福卻很耀眼。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對自己並不適合;更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正是自己的墳墓。
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幸福,何必去羨慕別人?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幸福,才是快樂之道。
你不可能什麼都得到,你也不可能什麼都適合去做,所以,你要學會放棄,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放棄愚蠢的行動。隻有學會放棄,學會知足,才能更好地把握快樂、享受幸福。
有明智的選擇
森林中正在舉辦熱鬧非凡的比“大”比賽。老牛走上擂台,動物們高呼:“大”。大象登場表演,動物們也歡呼:“大”。這時,台下角落裏的一隻青蛙氣壞了:“難道我不大嗎?”青蛙嗖地跳上一塊巨石,拚命鼓起肚皮,並神采飛揚地高喊:“我大嗎?”“不大”!傳來一片嘲諷之聲。
青蛙不服氣,繼續鼓肚皮。隨著“嘭”的一聲,肚皮鼓破了。可憐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有一位朋友是個登山隊員,他參加了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活動,在海拔6400米的高度,他體力不支,放棄了攀登。當他講起這段經曆時,我們都替他惋惜,為何不再堅持一下呢?再攀一點高度,再咬緊一下牙關。
“不,我最清楚,64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點,我一點都沒有遺憾。”他說。
量力而行,恰到好處,當行則行,該止則止。這位登山隊員的選擇與放棄精神同樣讓我們對他肅然起敬。聯想到人生,一個人不怕爬高,就怕找不到生命的製高點。任何事情都存在突破口,但不是任何人都能夠穿越突破口,抵達更高的層次。如果說挑戰是對生命的發揚,那麼明智的放棄是另一種美好的境界,是對生命的愛惜和尊重。一個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會遭受命運的懲罰。
真理過一分則變為謬誤,壓力過一分則會把生命壓垮。找出一個臨界點,告訴自己:安之若素,莫把自己搞成一台長期超負荷運轉的機器。
所以,選擇揣一根坐標尺上路勢在必行!它能督促我們不懈努力地攀登,又能提醒我們恰到好處地戛然而止。
仰之彌高,那是笨蛋的愚蠢和貪婪。一個智者,此時此刻,也許已悠然從容地下山去了。
適合自己的快樂
《伊索寓言》中有一個關於鄉下老鼠和城市老鼠的故事: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鄉下老鼠寫了一封信給城市老鼠,信上這麼寫著:“城市老鼠兄,有空請到我家來玩,在這裏,可享受鄉間的美景和新鮮的空氣,過著悠閑的生活,不知意下如何?”
城市老鼠接到信後,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動身前往鄉下。到那裏後,鄉下老鼠拿出很多大麥和小麥,放在城市老鼠麵前。城市老鼠不以為然地說:
“你怎麼能夠老是過這種清貧的生活呢?住在這裏,除了不缺食物,什麼也沒有,多麼乏味呀!還是到我家玩吧,我會好好招待你的。”
鄉下老鼠於是就跟著城市老鼠進城去。
鄉下老鼠看到那麼豪華、幹淨的房子,非常羨慕。想到自己在鄉下從早到晚,都在農田上奔跑,以大麥和小麥為食物,冬天還得在那寒冷的雪地上搜集糧食,夏天更是累得滿身大汗,和城市老鼠比起來,自己實在太不幸了。
聊了一會兒,他們就爬到餐桌上開始享受美味的食物。突然,“砰”的一聲,門開了,有人走了進來。他們嚇了一跳,飛也似的躲進牆角的洞裏。
鄉下老鼠嚇得忘了饑餓,想了一會兒,戴起帽子,對城市老鼠說:“鄉下平靜的生活,還是比較適合我。這裏雖然有豪華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緊張兮兮的,倒不如回鄉下吃麥子來得快活。”說罷,鄉下老鼠就離開都市回鄉下去了。
這則寓言使我們看到不同個性、習慣的老鼠,喜歡不同的生活。即使他們都曾經對別的世界感到好奇、有趣,但是,他們最後還是都回歸到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圈子中,並且都能得到各自簡單而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