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卡內基收到一封加急電報:“貨車在阿爾圖納附近的單軌路線上被堵塞,貨車從早上開始,已堵了4個小時。”這封電報是請求管理局長斯考特處理的,可斯考特外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當時,鐵路管理局有一個鐵的紀律: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隻有管理局長才有權下達對列車的調度命令,如若有人膽敢違反禁令,不問任何理由,立即革職。然而,卡內基拿到這封電報之後,無論如何也無法與斯考特聯係上,他知道每多耽擱一分鍾,都將給鐵道公司造成嚴重的經濟和名譽損失。責任心和使命感,使他有了足夠的勇氣,鬥膽走進了斯考特的辦公室,查看了貨車的配位圖,立刻發現了阻塞的原因,於是提筆擬好了電文,並冒名簽上斯考特的大名,然後拍發了出去,從而使塞車的事故得到了及時的解決。幾個小時以後,斯考特回來了,發現塞車的電報後,立即擬了封電報讓卡內基發出去,卡內基看了看電報,窘迫地說:“我先前已經拍發一封同樣的電文了……”斯考特嚴厲地追問是誰簽的字,卡內基隻好承認是自己冒簽的。斯考特一語不發、目光冷峻地盯著他看了一會兒,竟什麼也沒有說。後來,斯考特晉升為賓夕法尼亞鐵路局的副董事長,卡內基非常想隨他去,可他卻意味深長地對卡內基說:“你的才能遠非隻是做一個電報員,我已向董事長推薦你任匹茲堡管理局局長,這次擴大了匹茲堡管理局的職能,現在賓夕法尼亞地區將進入你的管轄之內。”當時還不到24歲的卡內基做夢也沒有想到,他不但接替了斯考特的職務,而且還擁有了更大的管轄範圍,年薪是1500美元,而他當初跟隨斯考特的時候,年薪隻有區區35美元。
站在匹茲堡管理局局長的職位上,卡內基能夠清楚地了解全國的經濟和發展的方,這為他以後成為幾乎壟斷了美國鋼鐵市場的鋼鐵巨頭做了準備。
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說過:“種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個性;種下一種個性,收獲一種命運。”任何一個人,隻要他能養成像卡內基這樣的對人生充滿“主動”的習慣,養成比別人願意“多走幾步路”的習慣,那麼,他就能比別人多許多成功的機會,他就會比別人多看到更多人生的風景,多收獲一些甜美的果實!
享受痛苦
痛苦是生命的孿生姐妹,如果想要痛苦遠離,並徹底消失,那生命也將遠離我們。
二戰中曾經有這麼一個故事:法軍一名叫皮埃爾·拉特的中尉在與德軍的戰鬥中被一顆子彈擊中了左腿,幸運的是他被後方救護人員救了回來。後來,他被轉移到了醫院,醫生將子彈取出後,遺憾地告訴皮埃爾:那顆子彈正中他腿上的主神經,左腿已經失去知覺。換句話說如果不出現奇跡,皮埃爾將一生與輪椅為伴。
皮埃爾得知這一消息後,努力調節著自己的情緒,每天堅持著有規律的生活。一個月後的一天早上,皮埃爾被一陣劇痛驚醒,他清楚地感受到這股疼痛是發自自己的左腿。疼痛使皮埃爾失聲叫了幾聲,醫生趕了過來,經過檢查,他告訴皮埃爾:或許是左腿神經開始逐漸恢複了,但也有可能是生理性的疼痛,如果這種疼痛有規律地發作的話,就是前者。
果然,第二天、第三天早上,皮埃爾的左腿都會出現鑽心的疼痛,但這使他十分激動,他明白,這意味著自己完全還有站起來的可能。每天,皮埃爾都期待著疼痛來臨,有時痛得實在受不了,就咬住毛巾,痛楚過去後,皮埃爾總會微笑,這使他感到十分幸福。
在痛苦中獲得幸福,對於常人而言是難以做到的,潛意識告訴我們,幸福與痛苦是相對立的,根本不會連在一起。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在努力地尋求快樂,而沒有人尋求痛苦、理解痛苦,更談不上珍惜痛苦。如果我們連痛苦都感受不到,那才是傷痛,有時甚至是致命傷。
要是能在痛苦中感受到一絲絲幸福,那將是其樂無窮的事情。要學會先享受痛苦,這樣,無論在多麼艱難困苦的時候,都能應付自如、遊刃有餘。如果明白享受痛苦的人生真諦,那麼無論處在怎樣的逆境當中,都可以有一個明朗的心境,以一顆豁達的心,來應對一切突如其來的不幸。用我們燦爛的微笑,來化解所有的傷痛。我們將在苦難中頑強地生存,在烈火中磨練意誌,曆練完美的人生。
永遠保持一顆能夠感受傷痛的心。如果哪一天痛苦突然降臨,不要驚慌失措,就算生命給我們一次又一次傷痛,又能將我們如何?太陽不是照常從東方升起,我們不是照樣有滋有味地品味人生?要知道,痛苦是生命給我們的一筆筆財富,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將其收入囊中?每一顆鮮潤的果實,都要經曆風吹雨淋,既然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就應在痛苦中尋求快樂。要想享受快樂,首先要學會享受痛苦。快樂來之不易,痛苦同樣如此。像珍視每一次快樂一樣,珍視每一次痛苦。在傷痛中,我們長大,我們成熟,我們學會堅強、隱忍,我們懂得什麼是快樂的源泉,我們明白組成生命的每一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