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在選擇中不斷超越自我(4)(3 / 3)

有些人他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自始至終能看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然後付諸行動,使自己更加完善,更加完美。他們心底也最清楚“人最怕出名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而,他們即使頂著“成功的花環”,也決不會做“珠光寶氣”之“秀”,而是在不斷提高自己的人生標準之中,使自己的人生得以升華。他們這種獨特的人生態度無疑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人生如爬一座山,有的人還在山腳,有的人正在山腰,還有的人已經爬上山頂。此時的你不管在山的什麼位置,都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處,時刻苛求自己,不斷提高攀登技能。否則,你將會重蹈“龜兔賽跑”的覆轍,甚至落得個粉身碎骨,抑或身敗名裂的下場。

創造超越的人生

積極的人生意味著你要創造自己,肯定自己並超越自己。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這個埃及古老的傳說——有個開羅人,一天到晚想發財。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一夜,他夢見從水裏冒出一個人,渾身濕淋淋的,一張嘴,吐出一個金幣,並且對開羅人說:“你想發財嗎?有成千上萬的金幣正等著你呢。”

開羅人急著問:“在哪裏?在哪裏?我當然想發財,

我都想得快發瘋了。”

“好,”那吐金幣的人說,“想發財,你就得去伊斯法罕,隻有到那裏才能找到金幣。”說完就不見了。

開羅人醒過來,輾轉反側,再也睡不著:“天哪!伊斯法罕遠在波斯啊。我到底去不去呢?去,我必須穿越阿拉伯半島,經波斯灣,再攀上紮格羅斯山,才到得了那山巔之城。我很可能死在半路,”開羅人想,“但是不去,我這輩子大概就發不了財了。”

去,他不見得一定能發財,誰能相信夢裏的事?但是不去,他必定會悔恨。

經過幾天思想鬥爭,開羅人還是決定冒險。而且,他決定隻身前往。

千山萬水我獨行。開羅人千裏跋涉,曆經了許多艱難險阻,終於風塵仆仆地到達了“山巔之城”伊斯法罕。

天哪!伊斯法罕不但窮困,而且正鬧土匪,開羅人隨身帶的一點值錢的東西都被土匪搶走了。

當地的警衛總算把土匪趕跑,發現奄奄一息的開羅人,喂他吃東西、喝水,把開羅人救活。

“看樣子,聽口音,你不是本地人。”警衛隊長說。

“我從開羅來。”

“什麼?開羅?你從那麼遠,那麼富有的城市,到我們這鳥不生蛋的伊斯法罕來幹什麼?”

“因為我夢見神對我啟示,到這裏來可以找到成千上萬的金幣。”開羅人坦白地說。

警衛隊長大笑了起來:“笑死我了,我還常做夢,我在開羅有個房子,後麵有7棵無花果樹和一個日晷,日晷旁邊有個水池,池底藏著好多金幣呢!真是胡說八道,快滾回你的開羅吧,別到伊斯法罕來說夢話了!”

開羅人衣衫襤褸,一無所有地回到了開羅,鄰居看他的可憐相,都笑他瘋了。

但是,回家沒幾天,他成為開羅最有錢的人。

因為那警衛隊長說的7棵無花果樹和水池,正在他家的後院。

他在水池底下,挖出成千上萬的金幣。

開羅人有沒有白去伊斯法罕這一遭?

當然沒有。雖然金幣就在他自己家裏,但是他不去,就不會知道。

我們的一生不也是這樣嗎?你確實會聽見老人說:

“人生不過如此,一轉眼就過了。”

我們的一生好像四季,也仿佛一天,春天與秋天同樣是太陽移到赤道的位置,日出與日落同樣是太陽位於地平線的地方。

當我們老的時候,體力差了、記憶力差了,我們的動作變得像是幼兒,用的詞語愈來愈簡單。有一天,我們吃不動了,隻能吸流質的食物,確實好像回到了嬰兒時期。

問題是,秋天畢竟不是春天,日落畢竟不是日出。

難道就因為我們有一天會死,就因為知道有一天自己會看開一切,我們在少年時就不必努力,我們就幹脆留在開羅,不必去伊斯法罕了嗎?

沒有春發、夏榮,怎麼會有秋天的豐收?

沒有那一生的奔波、曆練,怎麼得到生命的啟示?

如同沒有警衛隊長的一番話,開羅人如何知道財富居然就在自己的後院?

不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一天,我們會發現“道不遠人,就在身邊”。會頓悟,其實這一生所追的不過是個虛幻。

隻是,能悟到虛幻,就是一種實在。你不尋找,如何找到?你不困惑,如何頓悟?

正因為年輕,所以我們要把握這衝力,把握這浪漫,多看多學,以不辜負上天賜給我們的青春。我們要做駱駝,超越與生俱來的惰性,忍著不吃、不眠、不懈怠,向著自己的目標邁進。

也就因為我們達到了目標,所以要好好實現少年時的夢想,在人類曆史中,留下屬於我們的腳印,創造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