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後的歲月裏,亞當斯一直記著從挖水溝這件事中得到的教訓:必須承認人有所長,也有所短;人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認為自己樣樣都行,實際上恰恰是自己的不自量力。

正是因為亞當斯知人善任,才能憑借眾多的優秀人才,特別是憑借那些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了成功的巔峰。

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一個人,沒有恢弘的氣度,沒有用人唯才的膽識,注定成不了大器!

雕刻成巨人——在苦難中怎樣邁出堅實的腳步

曾經有人問球王貝利:“你的兒子將來會取得像你一樣的成就嗎?”貝利回答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的兒子再也不會有像我一樣苦難的童年。”

大多數的成功者,幾乎都是從苦難這所大學畢業出來的。苦難是強者和弱者的分水嶺,在苦難麵前,強者昂首挺胸,堅定而無所畏懼地直向命運之神衝撞過去;而弱者呢,隻會卑躬屈膝地跪地求饒。

年輕的美國人菲利普是一位身患殘疾的人,由於經濟破產,他感到人生荒涼。在晚冬的一個晴朗日子,他找到了傑克遜牧師。

牧師正疾病纏身,去年腦溢血徹底摧殘了他的健康,並遺留下了右側偏癱和失語等症。醫生們斷言他再也不能恢複語言了,然而僅在病後幾周,他就努力學會了重新講話和行走。

傑克遜牧師耐心聽完菲利普的傾訴:“是啊,不幸的經曆使你心靈充滿創傷,你現在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歎息,並想從歎息中尋找安慰。有些人不善於拋開痛苦,讓痛苦纏繞一生直至幻滅。但有些人能用悲哀獲得生命悲壯的感受,並從而對生活恢複信心。”

“讓我給你看樣東西。”傑克遜牧師向窗外指去。那邊聳立著一排高大的楓樹,在楓樹間懸吊著一些陳舊的粗繩索。

他說:“60年以前,這兒的莊園主種下這些樹護衛牧場。他在樹間牽拉了許多粗繩索。對於幼樹嫩弱的生命,這太殘酷了,造成的創傷無疑是終生的。有些樹麵對殘忍現實,能與命運抗爭;而有一些樹消極地詛咒命運。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他指著那棵被繩索損傷已枯萎的老樹,“為什麼那棵樹毀掉了,而這一棵樹沒有毀掉呢?”

傑克遜牧師說的這棵粗壯的楓樹看不出什麼可怕的疤痕,所看到的是繩索穿過樹幹——幾乎像鑽了一個洞似的,真是一個奇跡。

“關於這些樹,我想過許多。”他說,“隻有體內強大的生命力才可能戰勝像繩索造成的那樣終身的創傷,而不毀掉寶貴的生命。對待不幸,要有一個清醒而客觀的全麵認識,盡量拋掉那些怨恨、妒忌……情感負擔。有一點也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難的:你應盡一切努力愉悅自己,真正地喜愛自己。”

傑克遜牧師再次向那些楓樹望去,沉思了一會兒,接著說:“如果我們能在遭遇苦難時聰明一些,使精神創傷迅速地成為過去,將不幸視為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繩索是不會勝利的,盡管它還纏在我們的身上。”

“謝謝你,我將這樣去盡力。”菲利普站起身,緊緊地握住牧師的手,他感到受益匪淺,對於生命,似乎獲得了一些新的理解,而對於苦難,也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

是的,繩索是不會勝利的,正如苦難不可能把我們打倒一樣。一個人隻要正視苦難,進而接受苦難,才能最終化解苦難、超越苦難。

“生活如同一把鋼刀,它把弱者扼殺,把強者雕刻成巨人。”苦難是包袱還是財富,關鍵在於我們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它,關鍵在於我們在苦難中怎樣邁出堅實的腳步。

蛻皮效應——潦倒銷售員蛻變成百萬富翁的心得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要劃地自限。隻有勇於接受挑戰充實自我,你才會超越自己,發展得比想象中更好。

有個生活非常潦倒的銷售員,每天都埋怨自己“懷才不遇”,命運在捉弄他。聖誕節前夕,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充滿佳節的熱鬧氣氛。他坐在公園的一張椅子上,開始回顧往事。去年的今天,他孤單一人,以酗酒度過了他的聖誕節,沒有新衣,也沒有新鞋子,更甭談新車子、新屋子了。

“唉!今年我又要穿著這雙舊鞋子度過聖誕了!”說著準備脫掉穿著的舊鞋子。

這個時候,他看見一個年輕人自己滑著輪椅走過,他立即頓悟:

“我有鞋子穿是多麼幸福!他連穿鞋子的機會都沒有啊!”

經過這次頓悟,這位推銷員蛻掉了自己萎靡不振的一層皮,從此脫胎換骨,發奮圖強,力爭上遊。不久,他就因為銷售成績顯著而多次得到加薪。最後,他又開辦了自己的銷售公司,並最終成為了一名百萬富翁。

麵對挫折,麵對沮喪,我們需要堅持。看不見光明、希望,卻仍然孤獨、堅韌地奮鬥著,這才是成功者的素質。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超越自己,成就自己。

愛迪生研究電燈時,工作難度出乎意料的大,1600種材料被他製作成各種形狀,用做燈絲,效果都不理想,要麼壽命太短,要麼成本太高,要麼太脆弱,工人難以把它裝進燈泡。全世界都在等待他的成果。半年後人們失去耐心了,紐約《先驅報》說:“愛迪生的失敗現在已經完全證實,這個感情衝動的家夥從去年秋天就開始電燈研究,他以為這是一個完全新穎的問題,他自信已經獲得別人沒有想到的用電發光的辦法。可是,紐約的著名電學家們都相信,愛迪生的路走錯了。”愛迪生不為所動,繼續著自己的實驗。英國皇家郵政部的電機師普利斯在公開演講中質疑愛迪生,他認為把電流分到千家萬戶、還用電表來計量,是一種幻想。愛迪生繼續摸索。人們還在用煤氣燈照明,煤氣公司竭力說服人們:愛迪生是個吹牛不上稅的大騙子。就連很多正統的科學家都認為他在想入非非,有人說:“不管愛迪生有多少電燈,隻要有一隻壽命超過20分鍾,我情願付100美元,有多少買多少。”有人說:“這樣的燈,即使弄出來,我們也點不起。”他毫不動搖。在進行這項研究一年之後,他終於造出了能夠持續照明45小時的電燈,完成了對自己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