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
要確認一個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有一個最簡便的辦法,那就是看他能不能背幾首唐詩。如果你在遙遠的海外聊起中國文化,沒有說到唐詩,那就會像一次演奏少了一種最重要的樂器。
那麼,一個不以文學為專業的普通中國人,生活在當代的繁忙之中,心中應該記多少唐詩呢?前幾年,西安曲江新區做了一個唐詩園,請我做總顧問,這就遇到一個具體問題,該讓進園子來參觀的海內外華人遊客看到多少唐詩?三百首肯定太多了,現代人共同記憶的負擔不能太重。大家一致的意見,是要分幾個等級。那麼,大家都應該記住的第一等級,應該是多少?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薩琳娜:
十個詩人,三四十首詩歌,大概差不多。當然,越多越好!
王牧笛:
如果給個最低限度,詩人記住兩位就夠了。詩歌的話,又可以不限於這兩個人的。因為有很多精彩的句子,隨時都應該想起來,拿來用。
王安安:
我們應該選擇三到五位自己比較喜歡的詩人,記住他的生平,包括藝術特色。不需要記一個詩人的很多首詩,但要記得一個大詩人最著名的一首詩。這樣就可以廣泛接觸,種類多元。
餘秋雨:
好,那我們今天就要為唐代詩人排一個座次,以供別人記憶時參考。我昨天晚上花了不少時間列出了十個唐代詩人的名次,現在我想先聽聽你們如何安頓唐代詩人的。
王牧笛:
我先說,第一名杜甫,第二名李白,第三名白居易,第四名李商隱,第五名杜牧,第六名王維,第七名劉禹錫,第八名王昌齡,第九名王之渙,第十名李賀。
諸叢瑜:
我把李白排第一,白居易排第二,王維排第三,杜甫排第四。我比較欣賞李白和白居易,因為他們都比較浪漫,符合我的性格和欣賞習慣。他們為世人開創了一片想象的天地,讓我們的思維飛翔,不受局限,不受桎梏。
費晟:
能不能把王之渙的位次排得靠前一點?我認為《全唐詩》中他的七首詩每一首都是精品,比如說《涼州詞》,曾經被認為是唐人七絕中的第一。
王安安:
我的前三名是李白、王維、白居易。第二名選王維,是因為我欣賞那種禪味的人生境界,也欣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裘小玉:
我把王維排在了第三位。在《紅樓夢》裏黛玉比較推崇他,從這可以看出,以曹雪芹為代表的後人,很看重王維的五言律詩。另外,我覺得王維“有貌”,精書畫,也善琵琶,性情非常溫和。雖然官位很高,卻是樂山樂水,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
餘秋雨:
你怎麼知道他“有貌”?
裘小玉
:我看了古籍裏的畫像。當然,也許是因為欣賞他的飄逸感覺,我主觀上描述了一個才俊的形象。
王安安:
王維字摩詰,他之所以叫這個字,因為“維摩詰”這三個字連起來是一個菩薩的名字。他是中國士大夫階層的一個精神偶像,有錢,生活優裕,卻把這些看得很輕。這種人生觀可能是從王維開始的,他開創了後世中國士大夫階層的重要精神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