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優衣庫還有一整套監督代工廠管理的完善流程,會依靠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第三方公司對代工廠進行定期資格檢驗,如果發現有不符合標準的現象存在,就可能考慮提前終止合同。在這種資格檢驗中,優衣庫會將合作代工廠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C級就屬於不合格的合作夥伴,給予兩次改正的機會,每半年接受一次重新審核,包括工人的勞動時間、生產車間環境、空氣質量等都在審核範圍之內。如果兩次審核均不達標,則會被取消合作關係。而D級的工廠屬於嚴重不合格的合作夥伴,必須在1個月內徹底整改並重新接受審核,審核不合格則馬上終止合作關係。一般來說,1個月的時間顯然是不足夠讓工廠“舊貌換新顏”的,所以被評為D級的工廠基本上等於已經被優衣庫放棄了。
重視生產管理以保證品質
優衣庫非常重視生產過程中的質檢。在20世紀80年代,優衣庫開始著手進行自主品牌的商品開發時,采用的是公司設計出圖樣再委托廠家加工的方式生產。但由於不知道如何進行生產管理,結果做出來的服裝質量很差,如紐扣釘偏了、紐扣脫落了的事情比比皆是,以最初的標價根本賣不出去,最終隻能降價處理。由於加工廠多數都在國外,位於日本本土的優衣庫總公司想要對其進行生產管理,卻是鞭長莫及。
直到1988年3月起,優衣庫才開始在中國香港開設了采購辦事處,與當地人合作成立了公司,並招聘了一批負責生產管理的人才,這才形成了自己控製生產的環境。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優衣庫已經在多地設立了海外生產管理部門,從總公司派遣出幾百名優秀的生產管理人員常駐上海事務所、深圳事務所、越南胡誌明事務所等。這些管理人員每周都要前往當地的代工廠,進行嚴格的質檢,並管理生產進度,使得優衣庫的產品品質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盡管如此,優衣庫對於產品品質仍然不敢掉以輕心,又通過“匠文化”將服裝生產的資深技術顧問派駐到工廠中,讓他們從原材料到服裝生產的每一環節(纖維、編織、紡織、染色、縫製等)對工人進行技術指導,並向工廠傳授一整套的工廠管理技能。這種做法不僅提升了優衣庫產品的質量,也使工廠的生產技術水平不斷得以提高,因此是一種雙贏的做法,在長期實踐中已經得到了很多工廠的真誠擁護。
幫助工廠消化庫存
很多服裝品牌企業的產品從工廠到顧客手中要經過多重中間商,而且還有將賣不出去的產品退還廠商的做法。
在這方麵,優衣庫的做法是盡量減少中間環節,由本公司籌劃生產和銷售,並做好庫存管理,從而對工廠發出數量精確的訂單。優衣庫一次性買斷工廠生產的全部產品,工廠沒有後顧之憂,產品出廠價就會製定得比較低廉,並且產品不會隨意流出,優衣庫的風格和專利就不至於被惡意的競爭對手抄襲和克隆。而商品賣不出去的風險雖然由優衣庫承擔,但是因為庫存管理周到細致,所以風險已經被降到最低的程度,優衣庫在實際經營中的壓力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