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柳湘蓮拉著她,躬身給上座的年輕男子行禮,口稱:“臣參見皇上。”
薛寶琴這下是真的懵掉了隻木呆呆地跟著柳湘蓮一同給永琮夫婦請安,腦子裏卻並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
就算她出國留了洋,算是見過了世麵,可也沒想到會在這樣的場合見到皇帝啊,更別提這皇上穿著常服,還幼稚地逗著小娃娃們玩兒,身邊圍著的人更是沒有下位者麵對上位者時的敬畏或諂媚,這也未免太隨意了吧?
薛寶琴覺得自己好似踏進了一個不得了的世界
⑤本⑤作⑤品⑤由⑤思⑤兔⑤網⑤提⑤供⑤線⑤上⑤閱⑤讀⑤
☆、第143章 完結
振華皇帝在位的五十年,是清國飛速發展的五十年,也是人才輩出、科學技術和科技生產力蓬勃發展的黃金年代。
後人評說,大清國正是從振華年間振興起來的,再次恢複了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也為後世屹立世界頂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得東方雄獅在往後的數百年裏,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小看欺辱。
故而有後人評價,振華皇帝的功績,不遜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所以曆史上稱振華皇帝為“振華大帝”。
自古皇帝,後人評價再高,也是有功有過,但是振華皇帝一生,幾無過錯,人人都說他心胸廣博:
曾經與他有過帝位之爭的循親王永璋,與其同胞弟弟質親王永瑢都並未受到他的猜疑,而是均被委以重任,永瑢甚至成了後世極受人尊敬的書畫大家、教育大家,其福晉林黛玉也是世上著名的女詩人、女詞人,可見帝位之爭並沒有讓振華大帝對他們兄弟產生芥蒂,依然能夠做到用人唯賢、用人唯才,也因此獲得了永璋和永瑢兄弟二人的一世忠心——當然他們自己心裏具體是怎麼想的,後人卻是無從得知的了。
用後世流行的說法來講,振華大帝是典型的“虎軀一震,王霸之氣側漏”的那種人,而圍繞在他身邊的人物,也是個個驚才絕豔,而且忠心耿耿。
也正因為有這麼一大批得力幹將的存在,振華皇帝在改革這條路上,走得非常的順暢。
少年登基,沒有太後、外戚幹政,掌握了火器營、世界頂級的水師戰艦、頂尖配置頂尖水準的軍隊的將領,也大多都是他提拔的少年將領,個個忠心不二,守舊派對改革的反對意見,在絕對的權利和武力的震懾下,也隻能偃旗息鼓。
在政績上,振華皇帝做的自然是無可挑剔,便是在個人感情私生活上,也幹淨得令人匪夷所思。
在振華皇帝之前,哪個皇帝不是三宮六院,偏生他一生隻娶了一個皇後,並且連宮女都沒有收用一個,可謂潔身自好得不像一個皇帝。可以說,後來一夫一妻製度的確立,他的功勞、模範作用是絕對不能夠忽略的。
而且在振華皇帝晚年,破例提拔女性為官,當時的大清國,幾十年潛移默化的發展之後,觀念已經發生轉變,甚至有以薛寶琴為首的女性運動家在采取一些溫和的、不那麼激烈的方式,想要為一直被壓迫生存的女性爭取生存的空間。然而女官的出現,才真正意味著,女性地位的轉變——女性終於迎來了屬於她們的時代。
而在這之後的短短幾十年裏,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女性人物,有詩人、作家、畫家、醫生等等,不勝枚舉,呈現出一種井噴的狀態。由此可見,大清國的女性,從來都不缺乏人才,隻是現實製度的製約,使得她們沒辦法表現自己罷了。
故而,雖然振華皇帝是男子,後世哪怕最激進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