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運動家,也從未對他有過任何的微詞。甚至有人戲稱振華皇帝為女性之友,在一項網絡調查中,更是成為了大清國女性最想要嫁的夫婿人選。
其實不僅僅是振華皇帝如此,他身邊大多數的得力幹將,都是能力卓絕,人品出眾,站在權利頂峰的一群人,卻是整個大清國最先奉行一夫一妻製度,且對女性十分尊重的一群人。
後世有許多專家學者也對此展開了研究和討論,可是卻也沒有找到此現象發生的曆史必然性,反而更是證明了振華皇帝的榜樣作用,將振華皇帝又再度推向一個叫人尊敬的高峰。
當然,這些後世的評價和發展,並非是振華皇帝和他的同伴們考慮的問題,或許說他們猜到了一些,卻料不到全部。
對於他們來說,富國、強國是他們一生的追求,為的並不是流芳後世,而是不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去承受被異國鐵蹄踐踏的屈辱,讓自己國家的人民能夠挺直了腰杆,以身為華人而驕傲。
振華皇帝的改革之路走得比曆史上任何一個皇帝都順利,但是他也很累,因為時間緊迫,他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幸運的是,他從來不是一個人,甚至因為一同穿越到這個年代的夥伴個個身具無可比擬的才能,節約了很多時間,少走了許多彎路。
振華皇帝一直覺得,相比起夏凝玨、永璔等人,他所做的事情並不是最多的,隻是因為他的身份特殊,才變成了他們這些人的核心。但是也正是因為有他這樣一個身份特殊的核心人物,他們才不需要去和頂尖的權利階層做鬥爭、做融合,可以發揮他們最大的能量。
在位五十年,臨退位時,振華皇帝改帝製為君主立憲製,再一次推動了大清國曆史的進程。沒有抗爭、沒有革命,振華皇帝的一子一女都自小由他親自教導,一早便被灌輸了振華皇帝的治國理念,對此也早已有了心理準備,最後也能夠欣然接受。
自此,大清國再不是君主集權的j□j國家,大清的皇室成員也不再受困於深宮內院,若有抱負和理想,也能夠憑借自身的能力去實現。
能夠這樣平靜地改製,振華皇帝身邊的重要臣子們,功不可沒。他們同樣灌輸了將要接自己班的子女們相同的觀念,可以說,早在一二十年前,他們就開始為了改製君主立憲的事情在未雨綢繆。
所以改製之後,雖然也有小部分人有反對的聲音,雖然也曾因為不習慣而鬧出些紛亂來,但總的來說,損失都相當的小。
所以說,他們這些人相輔相成,哪怕他們並沒有相同的人生觀、價值觀等等,但隻要他們都是為了一個民族的崛起、為了避免屈辱曆史的發生,他們就可以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時間終究還是會在他們身上留下印記,曆史的車輪並不會放緩它轉動的速度,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也終究還是會慢慢地變老,但是隻要看著國家的發展壯大,他們便能夠滿心欣慰。
這是上蒼賜給他們的第二次人生,而他們也沒有白白地虛度光陰,人生也許並非盡善盡美,但到最後可以說一聲“無愧此生”,也許才是人生最完美的結局。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月染不怎麼會寫番外,主要是不知道怎麼把內容拎出來單寫。到這裏其實還有些故事要寫,不過都是分散到各個人身上,內容也比較獨立,所以還是決定學習怎麼寫成番外吧,就不放在正文裏麵來寫了。番外更新的時候,會把主要寫的是誰的番外在章節名裏麵標明,有興趣的親可以挑自己感興趣的看,以免誤入不喜歡的人的章節。
☆、第144章 永琮的皇後
華族的曆史上,堪稱傳奇的皇後並不少,甚至有像武則天那般從妃嬪到皇後再到女皇的無人可超越的存在,可像振華皇帝的皇後英佳氏那般從一而終、善始善終的,卻也隻有那麼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