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身邊伺候的人換成了婆婆的人手,她倒也不怎麼在乎,說來說去,她也沒什麼是需要瞞著人的事情,她的嫁妝不多,又不求管家理事,想來也沒什麼是值得老太太算計的。

迎春身邊沒了倚老賣老的奶娘,老太太便將其日日帶在身邊教導她管家的事宜,迎春既驚且喜,學得倒也用心。老太太並不是個性情溫和的人,迎春若是做得不好,她也是要訓斥的,隻不當著下人的麵。

迎春慣來隨遇而安,可有老太太盯著、趕著,隻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她人本身就聰慧,很多事情老太太教導一二遍,她便能做得好,如此,老太太也算滿意。

相處的時間久了,迎春也逐漸地安了心,老太太並非刻意為難於她,反倒是真心想要教導她,讓她成為一個合格的當家太太,這是對她的重視,她不會因為老太太偶爾的訓責而心懷怨懟,反倒覺得感激,因為隻有這樣,才表示她真正融入這個家庭裏,而不是像以前在賈家那樣,遊離於外,有她沒她,其實都沒什麼大的阻礙。

至於達克薩,從軍的人並沒有太多的溫情軟語,但明顯看得出來,他對迎春還是極喜愛的,本來這媳婦兒就比他小上十來歲,遷就一些也屬正常,故而幾乎事事都順著迎春,好在迎春並不是個多貪心的人,否則當真極容易生出驕奢任性之心。

如今迎春懷了身孕,一家人更是高興,事事以迎春為先,倒是把她弄得十分不好意思。

然而,並非人人都盼著迎春好,沒過多久,迎春便聽說了一件事情,說是達克薩之前有過一個庶長子,隻是因為不懂事衝撞了婷芳,就叫老太太送到莊子上給害死了。

迎春本能地覺得不可信,可打聽下來,確實曾經有那麼一個孩子,也確實是在莊子上溺水死了的,一時間難免有些驚疑不定。

迎春身邊有老太太的人,很快就將迎春的狀態告訴了老太太,老太太知道有這麼個傳言在府裏流傳,頓時大怒,下令徹查,查出乃孫姨娘所為,二話不說,將人發賣了出去。

孫姨娘是達克薩僅剩的一個姨娘,曾經生下過庶子的烏姨娘早已經不在,不過迎春進門之後,達克薩就再沒踏入過孫姨娘的房門半步,難怪她如今沉不住氣,想要害迎春了。

雖然處置了孫姨娘,但迎春心裏還是存了一個疑惑,不知道那個庶子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家裏幾乎沒人提起過。

老太太也知道這事再瞞下去,未免讓迎春想歪了,便將她叫到麵前,把事情都告訴她聽。

原來達克薩雖然隻有婷芳一個嫡女,早前也還是有一個庶子的,是烏姨娘在先福晉去世之後生的,而後被老太太抱到身邊,和婷芳一同教養,平日裏倒也允許那烏姨娘見那庶子。

隻是婷芳的額娘是老太太的侄女兒,又聯係婷芳從小沒了親額娘,老太太自然對她更上心些。

那烏姨娘本以為自己生育有功,達克薩又沒了嫡福晉,她即便不能被扶正,做個側室也是應該的,可是老太太一直沒提,達克薩對這些事情又不上心,烏姨娘漸漸覺得失望,繼而覺得惱怒。又見老太太明顯更偏心婷芳,頓時覺得是婷芳的存在阻了自己的路,背地裏難免在兒子麵前露出幾分來,甚至開始教導兒子跟婷芳爭寵,打壓婷芳,她相信,比起女兒,終究還是兒子更重要,她早晚有母憑子貴的一天。

那孩子也算聰明,聽了烏姨娘的教導,在老太太和達克薩麵前便十分乖巧,隻偶爾對婷芳多有不敬。

若隻是如此,倒也算不得什麼,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