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陳文傑心遠

護國寺的鍾聲,悠長而寧靜。

心清坐在護國寺內的一處石台上,麵朝著夕陽,瘦削得可以看得見顴骨的臉上,沉靜得仿佛石雕一般。

在護國寺的十幾年來,除了風雨天,他幾乎每日都會在這裏坐上一個時辰。曾經的哀切、怨恨,漸漸被平靜所替代,曾經跳脫的性子也逐漸變得沉靜,陳文傑、陳青雲、陳青蓮……那紛紛擾擾的過往,那恩怨情仇的糾纏,他已經放下,也隻能放下。

心清就是曾經的陳文傑,被乾隆關進養蜂夾道裏,身受重傷、又沒有得到好的調養,幾度幾乎死掉。

若不是乾隆死後,新帝振華皇帝將他放了出來,送進護國寺裏,一直拿珍貴的藥材給他續命,如今的他大約早已經不在人世了。

“心清師叔,心遠師叔來了。”小沙彌小心地靠近,輕聲道。

心清緩緩地睜開了眼睛,黑色的眸子裏,倒映著夕陽的餘暉,卻依然不見絲毫的情緒波動。

站起身,緩緩地朝回走,步伐不疾不徐,每一步都仿佛像丈量過一般,不肯多一分,也不肯少一許。

小沙彌安靜地跟在心清的身後,早已習慣了心清常年來的沉默,聽說這位師叔身份很特殊,連方丈都對他另眼相看,不過他總是不怎麼愛理人,有時候一天都說不了兩句話,性格實在是古怪得很,如果不是他還會動,還會吃東西,真的會讓人以為他就是一尊石雕呢。

也隻有心遠師叔回來的時候,咋咋呼呼地和他說話時,心清師叔才有些許情緒的波動,才有那麼點兒像個活人。

“心清,快些,我給你帶了許多東西回來,你這次可一定要好好地都吃完,可不許再隨意浪費掉,看你現在瘦得像個什麼樣子了。”心遠人未見,聲先至。

心清聽到了心遠的話,步伐卻依然沒亂了半分,看的後麵的小沙彌都覺得心急。

心遠性子急,衝了出來將人給拉了進去,心清的房間裏,桌子上地上全鋪滿了東西,幾箱子書籍擺在地上,筆墨紙硯也有一堆,還有常見的紅棗杏仁等吃食,幾支看上去就年份不淺的老參、首烏也被心遠隨手丟在桌子上,倒是一些瓶瓶罐罐被安穩地放置在床榻上,心清知道那裏麵都是配好的藥丸,出自宮裏禦醫的手,是針對他的身體狀況配置的續命的藥。

心清看著這些,心情複雜得很。

說起來,振華皇帝對他也算不錯了,可是他卻完全不知道該怎麼麵對他,也幾乎不曾見過他。

乾隆殺了他的親娘、舅舅,可同樣的,乾隆卻也是因為他的親娘而死,他們兩個互為殺父仇人之子,能這樣相安無事地各自活著,也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隻是他如今已經是心如死灰,斬斷紅塵,心遠又從小在寺裏長大,半點兒沒有還俗的想法,陳家怕是要就此斷了傳承了。

不過,也罷了,隻要心遠能過得開心,又何必逼著他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

心遠並不似他,常年在寺裏呆著,他俠義心腸,身手又好,一直都在朝廷辦的義安堂幫忙。

義安堂原本隻是一群孤寡老人暫居之地,由柳湘蓮提供的住處,相依為命過活。

後來朝廷出資,將義安堂正式辦了起來,收留一些孤寡,給老人們做些力所能及的輕鬆活計,孩子們有學可上,學有所成後也能自己養活自己。

義安堂如今已經在全國各地都有了分堂,也讓朝廷、讓振華皇帝,有了極好的名聲。